人大重阳网 李斌在人大重阳发表演讲:存差、流动性与货币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李斌在人大重阳发表演讲:存差、流动性与货币创造

发布时间:2014-04-15 作者:  

李斌发表了题为“存差、流动性与货币创造”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存差是一个理解货币运行规律,尤其是信用货币运行规律非常好的一个视角。基础货币,包括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整个经济体货币流动性的源头。基础货币对于银行发放贷款和创造货币能力有很大影响,尤其超额准备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狭义银行体系流动性就是银行的超额备付。中央银行管控的流动性就是银行的超额备付,因为这一科目决定了存款性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4月13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办的“IMI·双周论坛”第十期在文化大厦602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讲嘉宾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处长李斌,主持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国投中谷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许元荣。


      李斌发表了题为“存差、流动性与货币创造”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存差是一个理解货币运行规律,尤其是信用货币运行规律非常好的一个视角。基础货币,包括现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整个经济体货币流动性的源头。基础货币对于银行发放贷款和创造货币能力有很大影响,尤其超额准备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狭义银行体系流动性就是银行的超额备付。中央银行管控的流动性就是银行的超额备付,因为这一科目决定了存款性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基于对以上理论的阐述,李斌对中国存差大的现象和实务界存在的一些对存差的误区给出了解释。李斌还认为,央行流动性闸门的调控作用在增强。就货币政策调控而言,未来趋势会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


      点评嘉宾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前中国驻IMF执行董事张之骧,对存款准备金率对存贷差的影响机制和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会对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之间的转换效率产生影响,从而对存差也会产生影响。另外,他还提出了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在QE退出,外汇占款面临下降趋势大背景下如何进行操作的问题。

  


      同为点评嘉宾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就三个关于流动性的问题,如何定义流动性;如何衡量流动性;货币政策在既有的流动性框架下是否有效?与李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来源:人大新闻网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