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丁刚:瑞典人的纳税觉悟从何而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丁刚:瑞典人的纳税觉悟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8-08-31 作者: 丁刚 

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住房和公共设施,这些需要用纳税人的钱来进行重新分配的领域,瑞典都有严格的法律,确保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这些年来,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一次分配虽然出现了差距拉大的趋势,但在社会福利这样的二次分配领域,公平的根基始终未被动摇。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上来的钱用好了,用得公平、透明,用得让老百姓满意,真正为老百姓谋了福利,反过来就会促进公民的自觉纳税。

作者丁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6日“丁刚看世界”微信公众号。


高福利要靠高税收支撑,这是常理。刚到瑞典,我就急于了解老百姓对税收的看法。没过多久,就遇到了一件事。


有一天,我住处的车库门突然坏了,需要请人修理。我给一家维修公司打了电话,第二天就来一个穿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自称是那家公司的老板。


他前前后后测量了几分钟,给我报了个价。我嫌太贵,便与他砍价。讨价还价了几个回合,他还是不肯多减。我一着急,便对他说,“你不用给我开正式发票,只要票据上有你们公司的章子就行。”没想到他听了这话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对我说:“我可以给你减点价,但不能不交税。我愿意交税,因为我能享受到很好的福利,我的三个孩子上学不用交一分钱,就是因为我们大家都交了税。”


真没想到,价没减多少,倒让这修门的老板给我上了一堂纳税意识课。


他说的一点儿没错。对于瑞典的高福利,我有亲身体验。


我刚到瑞典,就和当地居民一样,办了一张医疗卡。卡上记载着所有看病的花费。如果在一年之内这些费用,包括挂号、买药、打针、检查、化验等等, 累计超过1800瑞典克朗(当时差不多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这一年再看病就全部免费了。


买药同样如此。不是按药品本身的价格来付钱,而是按一种药多少钱,两种药多少钱……无论药品本身值多少钱,病人只需付固定费用。用药越多,价格越低。


这样的医疗福利,所有公民全能享受,当时连我这样的外国人也一视同仁。可能有人会抱怨,在瑞典看病预约后有时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医生。但无论是谁,都要排队等候,没有人能不排队,或者少排队。


从理论上讲,税收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上,要让纳税人明白这个理儿,有时却并不那么容易。


把已经装在钱包里钱再交出去,谁也不会那么心甘情愿。有句玩笑话说,瑞典有三样东西闻名全球:宜家的家具、沃尔沃的汽车和个人所得税的税单。把税单与名牌并列,显然是对高税收的绝妙讽刺。从全球各国税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瑞典在20世纪末的若干年中,曾一度名列榜首,超过了50%。


一般说来,税负重,偷税漏税的可能就会多。在瑞典,我偶尔会从报上读到因偷税漏税而受罚的新闻。大案子有的涉及几千万瑞典克朗,小的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把存款转移到欧洲的什么“避税天堂”。但相对来说,瑞典人的纳税觉悟又是最高的。从全球福利国家的完税率看,瑞典、挪威、芬兰等北欧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完税率大体能接近100%。


2008年春,瑞典地方政府联合会(SALAR)做了一项有关税收的调查。调查显示,瑞典人愿意接受高税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热爱这个由高税收支撑的高福利社会。90%的接受调查者在低税收与高福利二者间,首先选择的是高福利。


为了确保福利不减,到2030年,估计税收还会比2008年时提高至少10%。但当时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仍然愿意更多地缴税,以便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教育和养老服务。


对于修门老板那样的瑞典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税收金额的多少,而是他们能享受到了什么样的福利。说白了,就是收上去的钱派了什么用场,是不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用高税收支撑的福利。


笔者住的那个区的政府每年都要举行“公开日”活动。到了那一天,居民可以就政府的财政预算询问有关工作人员。比如,修建某座学校的校舍花了多少钱,铺设某条道路的项目有没有节余等等。如果对下一年的预算有什么建议,可以向工作人员提出;有不同看法的,还可以找自己选区的代表去反映。


税收用于福利是二次分配,瑞典人自觉纳税的觉悟还来自于二次分配的公平。


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住房和公共设施,这些需要用纳税人的钱来进行重新分配的领域,瑞典都有严格的法律,确保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这些年来,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一次分配虽然出现了差距拉大的趋势,但在社会福利这样的二次分配领域,公平的根基始终未被动摇。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上来的钱用好了,用得公平、透明,用得让老百姓满意,真正为老百姓谋了福利,反过来就会促进公民的自觉纳税。(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