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3 作者: 陈治衡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出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他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作者陈治衡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13日法制网。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出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他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曾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根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所讲,定量来看,我国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第17位,科技贡献率达到60%。过去一年我国的创新取得重大的成就。
创业是支持继续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根据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述,更多的人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业,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中国梦”。
创造是创新创业的成果体现。去年5月10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聚焦“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会展上,数百个国人熟悉的中国品牌的展台展示着自己的发展、成果和前景,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观看。5月10日也被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体现的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创业的成果,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品牌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当然,创新创业创造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将相关政策方针落实到实处,为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挖掘创新创业创造潜力。创新创业创造内涵丰富,涉及各行各业的众多就业人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若要充分挖掘经济主体的活力和潜力,当务之急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保证各类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实际情况,创业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在参与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先天具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消除其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所有制歧视、隐形融资壁垒等不利因素,实施公平、公正的制度给予企业的信心。
制造宽松、优化的投融资环境,推动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创新创业创造的经济主体经常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创业企业,短期内并不见得一定会盈利,因此,会面临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从搭建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入手,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政府、金融机构等在相关领域已经开始进行整合,搭建了多种跨部门合作机制,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同时,拓展融资渠道,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规范的融资。在支持政策和融资工具方面,我国采取定向降准,增加贷款、贴现额度,支持票据融资等措施,制造相对宽松和优化的投融资环境,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可持续发展。
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亲”“清”二字廓清政与商的边界,为建设更加科学、良性的市场秩序指明方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也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去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自“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公布以后,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普遍向好,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看不见的手”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看得见的手”各负其责;“放管服”改革释放的市场信号,更加坚定了民营企业家诚信守法经营,激发了创新创业创造企业、行业的发展活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