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系俄罗斯政治评论家、东方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022年3月10日直新闻。
中国的“两会”早已经超越中国的国界,也大大超越了中国的市场范畴,成为世界的关注重点。所以说,中国的“两会”已经事实上成为世界的“两会”。
受访者刘戈系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视频发于2022年3月11日央视《财经90秒》。
“我觉得美国人要了解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发展以及壮大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威胁,而可能对我们有益。”
受访者让-盖·卡里埃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丝绸之路室执行主任。本文刊于2022年3月7日深圳卫视“外眼看两会”。
受访者刘戈系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视频发于2022年3月8日央视《财经90秒》。
拉美地区是“中等收入陷阱”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为此,拉美国家进行了艰难地求索,但此前进行的“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发展方式失败了,失业增加,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大家知道,英国有一家以报道财经新闻为主的报纸:《金融时报》。但是,这家报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除了财经新闻和评论以外,经常会刊登一些由专家或评论员撰写的一些关于国际热点问题的文章。其中,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就是其中非常有洞见的一位。
何伟文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从俄乌冲突中获得的利益有以下几点可以概括。
1月19日至21日,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 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香港中美论坛,主题为“超越分歧 聚焦合作(Beyond Differences, Towards Cooperation)”。三十余位世界领袖与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中美关系的挑战与合作发言与交流。“中美聚焦公号”将完整刊登本届论坛的主题发言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问题一直备受大众关注。一些企业利用个人信息搞大数据“杀熟”,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美团、携程等互联网企业对用户大数据杀熟都曾被推上风口浪尖。
据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2月28日报道,在经过数月的争论和协商后,尼泊尔议会在当地时间2月27日,也就是美国下达“最后通牒”的前一天,批准了极具争议的“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
继美国等西方国家动用SWIFT这一“金融核弹”,意图阻断俄罗斯对外贸易、给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后,俄央行也出台“大动作”。
受访人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视频发布于2022年3月2日深圳卫视。
SWIFT 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支付指令报文体系,但并不是离开SWIFT,跨国经济往来就绝对没有办法进行。被SWIFT切断服务本身并不是根本问题,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被美欧阵营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与其全面脱钩可能产生的影响。
俄乌之间的军事冲突正酣,双方似乎都没有能力停下来好好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办。
20年前,也就是2002年2月(尼克松访华30周年),我在纽约采访了基辛格博士,请他谈了对当时中美关系的看法。翻阅那次采访的笔记,真是感慨万千。
乌克兰放弃无核地位将是对全球核不扩散和核安全体系的挑战。如果西方不打算阻止乌克兰走向核武之路,那么在亚洲就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乌克兰制造核弹,就有可能导致韩国和日本步其后尘,也许还有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进行效仿。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如此评论乌克兰威胁要重新考虑对核武的放弃。
导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必须尽快从“恐华症”中解脱出来,中美关系急需扭转。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寻求遏制中国,反映出其仍对维护自身霸权抱有不切实际的渴望。然而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中美应通过平等对话、谈判、对内改革及相互合作,构建一种新型伙伴关系,达成新的政治经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