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资,因为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快速实现经济收益,为此更加依赖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支持。他建议,G20杭州峰会应该进一步鼓励国际和区域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进行融资。
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研究员就“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主题谈了他的四点看法。第一,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也名列前茅,可谓在全球经济当中举足轻重。
“中国和G20必须要建立一个共同价值观。”京畿道政府外交部部长高级特别顾问车斗铉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说。车斗铉谈到,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有共同的价值了,但是我们不仅要关注增长率,关注经济上的成绩,也要进一步关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新秩序。在这个经济新秩序上应该共享什么样的价值。
瑞士CWI战略公司总裁、国际商会前秘书长让-盖·卡里埃周五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发言时说,“中国成功地成为2016年G20轮值主席国的重要之处是,我们要尊重G20的妥善管理和运营,不能总是想我们希望它是什么样的。”他说:“要考虑众多潜在因素,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尊重G20,能够更好地运营G20,办好G20。”他补充说:“中国可以进一步努力,让G20成员国来共同参与,通过自身实践来作为榜样引领他国。”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今日继续在此间举行。在议题为“G20、金融改革与全球治理”分论坛上,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认为,新时代G20仍面临四大世界性难题。
“中国崛起是21世纪国际政治最醒目的事件,然而,世界和中国都没有做好准备。”美国战略家、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数年前这样判断。果真如此?笔者与程亚文合著《天命:一种新的领导型国家的诞生》一书中对此做了鲜明回答:中国准备好了。
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在“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和改革方面,美国国会迄今不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令人遗憾。他说:“G20应该强烈呼吁,在当前寻求改善全球治理的时代,美国国会应顺应时代潮流,不要做改革的绊脚石,应尽快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方案。”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今日继续在此间举行。在议题为“G20与全球经济再增长”的分论坛上,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指出,将“一带一路”构想纳入G20行动计划必将强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提升沿线国家民生、切实改善全球治理。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30日在京开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为开幕式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政治经济正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给出全球性主题的解决方案是G20机制肩负的重要使命。世界各国除了通力合作、互联互通,还需集智库之智,共同探索出全球增长的对策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方案。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30日在京开幕。国际商会主席哈罗德·麦格劳三世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国际商会努力让G20参与到整个商业发展过程中,希望通过制定清晰的目标,与政府合作来助力多元化问题的解决,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20国智库论坛今日在京召开。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主旨演讲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将致力于提出开放型的政策理念和主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张军认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提高G20在世界经济事务当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而紧迫的问题。
“G20有它的工作方法,它是一种意愿的融合,而不是一个特定的互动机制。”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在G20国家智库论坛开幕式上说。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第三届G20智库论坛”今日在京举行。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路易斯·萨帕特罗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推动全球新型合作,G20峰会应实现五个方面目标。萨帕特罗指出,第一,接受现有金融机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新考虑政治意愿,各经济体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国领导人在国际视野下布局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从海陆至空间,从纵向到横向,贯通我国东中西部和主要沿海港口城市,进而连接起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实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概念联通”。
对于菲律宾而言,无论南海仲裁案的结果最终如何,他们依然难以在南海问题上从中国手中争取到多少优势,这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首先,菲律宾方面并没有仲裁获胜的十足把握。其次,近年来南海仲裁案的闹剧已经严重伤害了中菲间的双边关系。再次,菲律宾挑起南海仲裁案的背后,美国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
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这份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基本法”的文件,首次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明确各互联网金融业态的监管职能部门。业界与公众普遍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有望由此告别“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的“野蛮生长”时代,被纳入法治化和依法监管的轨道,“草根”的小微企业和普通居民也有了更多融资和理财的选择。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打通短期资本和个人资本交易等资本管制“最后一公里”,必然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影响。但是,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很可能是热钱冲击的首要目标。有关部门须保持审慎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筑有效防火墙、确保资本市场发挥融资功能,引导国内外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出现非理性的重大动荡。
现在我们对股市危机的应对已到非常复杂的程度,政府“救市”进入关键阶段。就像一个急症病人,虽在得到紧急治疗后生命体征趋稳,但这时救治措施还不能停,因为病人生命仍然脆弱。可以预见,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和转变过程。应对中国股市如此大体量的资金必须一点点来。在对股市是否还有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时,监管部门要有后续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止跌,逐步让股市恢复良性运转。
近日,国内媒体关于中国可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报道,引发关注。恰在此时,记者来到北海道。北海道处处青山绿水,风景不俗,不过令人感慨的是,这里的城镇和农村都是如此冷清,有的饭馆顾客稀疏,似乎只有记者一行人捧场,而有的店老板和老板娘看似已年近古稀却还在工作,记者租的中巴车的司机,也已年届六旬。
虽然知青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但对于那段历史的发掘、反思和认知都不会终止,有关那段历史的争论也还会是中国当下舆论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些争论涉及的是对于中国人的现代化历史的思考,也涉及对于中国大历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