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个报告以后,我感觉互联网信息化的思想是贯穿整个规划里面的。这个非常鲜明的一个体现。甚至像农业开放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显然和以前“十二五”规划,和以前的“十五”规划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中越两国同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推进,两国的互补性增强,加强“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对接与合作将利好中越两国经济发展。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作为若干重大问题提了出来,从而掀起一股国企改革的热潮。在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11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至此,国企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由原来的“管企业”转向“管资本”,通过组建投资运营公司,破解国企改革的瓶颈。
和讯股票消息,11月7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第六期在北京艾维克酒店召开,中航国际交流中心协办。本期会议的主题是“贯彻五中全会研讨‘十三五’规划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据最新消息,中国已经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国。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达到4441.6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强劲的发展动力,在依然处于初冬的寒风中的世界经济中传达出令人振奋的消息。
11月6日,“丝路论坛:一带一路与共同体建设”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在会上做了题为“坚持不懈,“一带一路”必将有更大收获”的发言。他表示,“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大多为新兴经济体,法律风险已成为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最大的担忧。他们在在法律上有很多自身独特的规定,涉及到投资、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甚至是社会保障、涉外制度等等方面。
近年来,欧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未走出债务危机,又陷入一场更焦心的难民危机。欧洲难民危机的根源是西方不负责任的“颜色革命”。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门心思要推翻阿萨德政权,而阿萨德政权的敌人“伊斯兰国”如今也成了西方的敌人。
第三届印非峰会日前在新德里举行。这是自2008年印度发起印非峰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据印度媒体透露,这次峰会有54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出席,其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就有40多位,声势浩大。这种声势既体现了莫迪总理的风格,也体现了莫迪政府的雄心,即通过声势浩大的外交活动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并给世人留下印度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印象。
随着10月23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中国利率市场化步骤已经完成。下一步必须小心的就是由于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按照世界银行对44个实现利率市场化经济体的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在放开利率后导致了金融危机。以美国为例,1980年开始放开利率,接着在80年代末期发生了储蓄贷款协会的金融危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同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两大目标是“十三五”规划的中心。今后五年,经济发展将不再以追求速度为导向,而是要实现“保量提质”。
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民生领域做出了纲领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和规划,将习近平心中的“民生大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实处。这些最简单、最朴实的表述,体现了我们党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对我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开展民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尽管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造成一定幅度的人民币贬值,但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极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不会止步不前。原文刊载于《中国金融》杂志2015年第17期。
近期,中欧高层互动频密,引发了双边关系的一波高潮,相比因南海问题波澜再起的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的接近更是夺目。而这一波“中欧蜜月”似乎在日前亚投行成立时,欧洲国家不顾美国意见纷纷加入时已见端倪,这究竟是经济不振、难民涌入下的欧洲的战术举动,抑或预示着某种战略调整,此中真意值得玩味。
近一周以来国际国内时政走向不断引发舆论热议:国内,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开启中国坚持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历史性改革”;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释放下一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战略,金融领域、改革向纵深不断推进;国际上,围绕“TPP来了,中国怎么办”的辨析还在持续,中日韩领导人会晤共商FTA……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日正式发布,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万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的全文意见稿出台,是新形势下中国发展战略的新方向,是对新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新指引,其内容囊括了当今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产业等各方各面的新问题、新机遇,体现了新形势下国家战略的趋势,展示了当前国家战略的三个定位:政治定位、经济定位和社会民生定位。
在201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推荐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联想起陈雨露已在近日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一职,陈教授推荐这本书,用心良苦,寓意深远。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一只“靴子”已经落地,另一只细则“靴子”落地进入读秒时刻。正在洗牌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翘首以盼,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金融企业座谈会上强调,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机遇,从来只属于那些有远见的人和有准备的头脑。互联网金融已经扑面而来,那还有哪些属于先机?我们要看见未来,用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段来反观我们当下要做的事。互联网金融不能够只是在讲P2P,也不只是在讲众筹,相反它的主体包含了将近十类互联网金融新的模式,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互联网消费金融,我们现在讲的这些P2P、借贷、股权众筹融资,都定位为信息中介服务,它的主要功能是穿针引线打补丁,不再是主体了。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举世瞩目。会议议题不仅关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2015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成效初显,经济增长模式日益多样,这些都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近日来,从街头巷尾的热议到海内外媒体的评论,都在集中关注一个话题,就是有关“放开二孩”的政策。全民对一个政策关注程度如此之高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碰到,这种现象透露出,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民众对自身权利关注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