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精髓是互联互通,包括器物层面——打造天上、地上、海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最重要的实现陆海联通,制度层面——实现地区一体化的开放包容与互利共赢,精神层面——实现不同文明的和平合作与互学互鉴。作为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法语区国家,这种多重身份优势,使得摩洛哥在这三个方面都可成为一带一路的粘合剂。
中美关系跌跌撞撞发展了四十年,像特朗普这般直面相怼的美国总统并不多见。两国关系走到如今这个境地,多被归因于特朗普“莽撞粗鲁,不识两国关系之大体”。于是,刚刚过去的美国中期选举,成为了一场堪比总统大选的“盛事”。府院的分离,似乎可以缚住特朗普的手脚,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总统。
教育之所以是大事,因为其关系到大势,关系到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改革必须深入、深刻了解国家的需求、人的需求,从而制订出好的供给方案。如果供需错位,供给方更要考虑自身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是需求创造供给,而非相反。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方略,中央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资金的使用精确与实效,防止资金下到地方后被“吃掉”。在支持民营企业的过程中,为让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也应考虑参照精准扶贫的经验,精准地为民企纾困,防止眉毛胡子不分地将资金一把放下去。
2018年11月20日,天津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信托)混改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天津市第一家国有控股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混改项目的完成。成立于1987年10月的北方信托是中国最早组建的信托公司之一,注册资金10.01亿元人民币。通过混改,北方信托成功引入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通瑞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益科正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民营企业新股东,合计受让50.07%的股权。
早在两年前,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国际社会已经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一定共识,即共同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这些具体的方法可以被视为中国为包括G20在内的国际多边组织所开出的药方,旨在应对“非结构”要素的挑战,尤其是利用“非结构”要素中的有利因子来强化自身的全球治理能力。
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将齐聚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今年是其领导人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在这10年中,G20始终秉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成绩显著,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世界经济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对即将召开的2018年G20峰会,有理由期待中国和全世界一道,创新发展方式,朝着联合国所推动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总目标共同迈进。G20也更应该调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
尊重生命,是人类的基本伦理常识。以科学的名义干预生命、以好奇的试验用於基因改造,这样的科学成果不值得提倡,这样的科学探究应该叫停,科学家们更应戒慎恐惧,把握好科学与伦理的界限。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同乘一船,然而现在这条船面临驶向何方的困扰。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宣示了中国倡导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同时以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活案例证明开放是通往共同繁荣的光明大道。中国以自身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市场蓝海,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也通过选择合作而非对抗、选择多边而非单边,阐释着世界经济的大船该驶向何方。
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比特币价格下跌35%,加密货币市场遭遇了2018年最严重的抛售活动。此次剧烈下跌并不是一个短暂波动,很可能是价值归零的开始。因为任何泡沫破灭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相信这一神话或骗局的人数从增长转为减少。一旦没有新的“韭菜”加入,神话必然进入下跌通道。
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欧洲的倾向可能逐步明朗。当然,中美在即将到来的G20峰会上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决定双边或多边国际经贸关系的始终是实力,若中国能在美国的压力面前稳住阵脚,应对欧洲或其他方面的机会主义动作自然不在话下。
11月27日至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12月4日至5日将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首次访问欧洲,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3年再次访西,时隔8年再次访葡,对中西、中葡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将为中西关系开启一个更加美好和辉煌的未来,也将为新时代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与美国相比,中国拥有“不公平”的经济制度优势,是因为美国拒绝走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坚持走令经济发展变慢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既然如此,中国为何要因为特朗普不合乎逻辑的要求,就放弃更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特朗普政府一边宣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低效率,另一边又被迫变相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优势,不能不令人感到讽刺。那么问题来了,中美经济发展道路哪一个更值得重视?答案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事实胜于雄辩。
当媒体精英、社会良心、红色二代们纷纷加入到反转阵营中之后,中国的转基因研究事实上已经受到重大困扰,以至于政府文件中都不再提“转基因”而用敏感度较低的“分子育种技术”取而代之。这种现状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变,必将影响到中国生物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利益,使中国措施又一次科技进步的良机,也耽误中国仅有不多的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机会。
印尼,在世界政治中,的确非常安静、儒雅、和平,但世界都应该知道,印尼正走在“全球大国”的道路上。印尼,2.55亿人口,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十个国家之一;在G20国家中,中国、印度、印尼是三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国际舆论往往爱报道中国崛起、印度崛起,其实,应该报道更多印尼崛起。
“2018海上丝绸之路(海南)金融高峰论坛”分论坛一——“金融开放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11月26日下午在海口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论坛上表示,要从完善金融科技生态圈、加快吸引金融科技人才、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运用金融科技力量助推海南自贸区金融开放。
金融保险业的开放,包括其它行业的市场准入,也给中国市场带来“化学反应”。就市场主体而言,将面临着更激烈甚至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因为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和外资,都是全球市场中的行业佼佼者,尤其保险和银行业,将使内地保险公司和银行不得不提升服务质量,否则就可能被淘汰。市场全领域都需要竞争,才能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市场的供给质量。就消费者而言,资本领域的多元化投资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则使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拥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全球的成长过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一,一定要处理好控制金融风险和创新发展关系。第二,金融和科技两方面人才同等重要。AI人才大家在抢,金融的人才也很重要。金融科技所需要的人才是科技的高端人才和银行业务结构人才相结合。同时金融行业要突破现在的条条框框。第三,对金融科技发展应该有更高层面的规划,要有政策指引。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能不一定能迅速有监管法律,但可以有政策指引。第四,成熟的产品要尽快颁布标准,并进行推广,制定市场管理规范。第五,尽早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