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是认真的,成效和进步也是显著的。世行的报告不仅准确、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实现良性互动的态势,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前景投出的信任票,更是有力地回击了近年来西方媒体所渲染的“中国改革停滞论”“中国经济衰退论”
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给两国缓解紧张关系带来重要转机。在对华政策上,特朗普政府与政策界精英之间依然存在分歧,并非“铁板一块”。而且,从近期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高官的有关表态看,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出现寻求对华政策新路径的重要动向。
美国为何频频成为国际秩序的搅局者,真的是软实力今不如昔了吗?又是什么导致了美国外交“软实力”的削弱和传统优势的衰退?美国外交是在践行实用主义还是意识形态挂帅?在这种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又会对中东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公共外交”概念,与美国基督教式公共外交理念,以及冷战背景下的和平演变观,存在根本差异。传统中国文化认为,有四种力量境界:诸道同源之理,万法归一之道,纲举目张之法,提纲挈领之术。而公共外交之道,在于共通;公共外交之理,在于共鸣;公共外交之法,在于共振;公共外交之术,在于共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日益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开始新一轮国际分工,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提出“制造业回归”“工业4.0”“智能化”等产业发展战略,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布局。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行业的对外开放一样,金融领域对于对外开放既充满向往,又高度关注开放所带来的风险。这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三四十年来发展很有意思的现象和特征,即在对风险的关注和担忧中不断改革开放和发展,九十年代开放经常项目是如此,后来加入WTO也是如此,目前我们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乃至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继续加大金融业开放亦是如此。
2020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双向发力,将优化供给和消费两端,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随着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关税战的压力暂时缓解。在此情势下,2020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是,在巩固“六稳”预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财政政策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精准设计。
大金融的“大”,不在于形式和数量上的大,而在于理念上的包容性、视野上的整体性以及方法论上的系统性。所谓大金融这个概念,一直是人大重阳的研究重心所在,其背后的逻辑是源于对于中国向金融强国迈进的判断。2018年7月,人大重阳发布报告称,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但还不是一个金融强国,金融发展尚有很大潜力,考虑到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正当其时。
2020年如约而至。新版证券法已于年前正式颁布,对事关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特别是各主体的责任义务、追责程序等,作出了更加完善、与时俱进的规范。有了新版证券法,资本市场改革的路线图更加清晰,现实中存在的各板块、各条线改革不够协调的情况将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资本市场将进入多板块协同改革的新阶段。
近日,美国向印度提供了一份书面保证,将促进全球银行为印度购买设备提供8500万美元的设备采购信用证权限,这些设备将安装在印度正在伊朗开发的恰巴哈尔港。但由于美国对伊朗制裁,印度无法采购恰巴哈尔港运营的必要设备。12月2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德黑兰与印度外交部长会面,双方同意快速连接伊朗战略港口恰巴哈尔港及靠近阿富汗边界附近扎黑丹市的铁路兴建,以促进区域贸易,突破美国制裁。
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中国,但是我们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起,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对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中国对于其他国家又意味着什么?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展望2020年,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加力、资本市场进入多板块协同改革新阶段,这三个因素叠加,将带来全新的市场风景。
回顾2019年,伊朗与美国之间针锋相对,战争多次几近一触即发,又戏剧般地峰回路转。美国支持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以色列与伊朗之间多次激烈对抗,又似乎有惊无险。毫无疑问,2020年美国、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气氛和对立情绪将会持续升温,美伊、以伊之间低烈度甚至中烈度冲突的突然爆发将成为中东地区难以预测的最大危险。
“金融11条”的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金融业扩大开放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需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币国际化,也为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提出新的课题。金融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金融业开放的空间和潜力很大,我们要积极推动金融业改革和制度建设,有效应对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21世纪20年代已经开启,放在人类历史与世界比较的视野中看,这将是怎样的10年?在此,不妨通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评估一下未来10年在不同位面上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黑衣暴徒连日在多区商场作乱,威吓旅客和市民,加上早前的机场暴乱及持续不断的打砸烧,重创香港“好客之都”声誉,各区商舖圣诞生意一落千丈,消费气氛蕩然无存。近日开锣的香港冬季美食节,生意大受影响,有参展商表示,首日客流量跌超过50%,旅客近乎绝迹。
黑衣暴徒连日在多区商场作乱,威吓旅客和市民,加上早前的机场暴乱及持续不断的打砸烧,重创香港“好客之都”声誉,各区商舖圣诞生意一落千丈,消费气氛蕩然无存。近日开锣的香港冬季美食节,生意大受影响,有参展商表示,首日客流量跌超过50%,旅客近乎绝迹。
这是且丧且前行的一年。然而,无论多丧,只有前行。当各国想用蛮横僵硬的办法“闯”过难关,或把“难”甩给别人,现实告诉他们,行不通。不必悲痛什么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站在一百年前看现在,何能想象得出此番繁华?现在的难处,可能源于过去的回报。现在的难处,可能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黑衣暴徒连日在多区商场作乱,威吓旅客和市民,加上早前的机场暴乱及持续不断的打砸烧,重创香港“好客之都”声誉,各区商舖圣诞生意一落千丈,消费气氛蕩然无存。近日开锣的香港冬季美食节,生意大受影响,有参展商表示,首日客流量跌超过50%,旅客近乎绝迹。
当一个像中国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上形成的新挑战无疑就是养老问题。具体有:第一,城镇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企业负担过重,养老金入不敷出;第二,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