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罗思义: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来加强联系有何原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罗思义: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来加强联系有何原因?

发布时间:2016-06-15 作者: 罗思义 

最近一段时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经济和外交往来显著增加。中东欧国家现在重视中国的原因显而易见。尽管中国与中东欧之间距离遥远,也牵涉地缘政治问题,但双方加强联系有助于巩固双方经济面,实现互利共赢。

  罗思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13日新财迷微信号。


  最近一段时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经济和外交往来显著增加。三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对捷克进行了国事访问;四月份,波兰外交部长维托尔德?瓦什奇科夫斯基访问了北京,其间其特别强调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因为波兰是中东欧最大的国家,所以波兰政府的结论值得关注。


  波兰外交部长维托尔德·瓦什奇科夫斯基在访华期间强调:“关于中欧经济交往,我想特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和欧洲之间最具前景的合作平台。波兰对此项倡议给予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让欧亚关系走上了新的高度。如果取得成功,一带一路将为两个大陆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一个新的模式。


  波兰愿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协同共建,并将该倡议与欧盟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项目相互联合……我确信,‘16+1合作’能够为16个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建立起经济桥梁,极大地推动‘互联互通平台’,并为共同项目的实施提供助力。”


  波兰信息和外国投资局局长斯瓦沃米尔·马伊曼同样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波兰共同的重大机遇。他指出:“中国的倡议有助于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的经济合作,这非常符合我们的利益,因为波兰对欧亚地区的贸易与投资合作非常感兴趣。另外,我们也期待与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所有国家展开更为积极的合作。所以,为什么不张开手臂与中国合作呢?”


  因此,有必要对近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加强经济和外交往来背后的原因作出分析。同时,也有必要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前景与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现实的审视。


  自共产主义政权在东欧终结以来,这一地区经历了巨变。1989年,东欧包括苏联和8个共产主义国家。到2015年,获得国际公认的国家达到27个。苏联从一个国家分裂成15个国家,南斯拉夫从一个国家到分裂成五个国家(如果将存在争议的科索沃列入,那么应是6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两个国家。


  此后,俄罗斯一直主导东欧国家经济。按照当前汇率计算,2015年俄罗斯GDP为1.32万亿美元,相当于前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GDP的69%,超出其余东欧国家GDP总和的5%。俄罗斯同样主导一带一路沿线物流。货物从中国到东欧边境,必须通过俄罗斯领土。替代路线是通过中亚,但这需要涉及数个不同的国家。后者在当前不会任何构成重大问题,国为中国同这些中亚国家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制定战略计划时,必须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不确定性负面发展因素考虑在内,尽管中俄当前关系牢固,有利于巩固中国到东欧一带一路物流的互联互通。


  如果俄罗斯成为连接中国与东欧间的大陆桥,那么正如表1所示,人口占中东欧比重34%、GDP占中东欧比重38%的波兰将成为一个关键国家。不包括人口不到三百万的阿尔巴尼亚,波兰拥有该地区最快的经济增速——这获益于欧盟的财政补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波兰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强烈的支持。


  鉴于波兰和俄罗斯当前的地缘政治关系并不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物流的关键,中俄当前的地缘政治关系良好,波兰保持与中国良好的济关系就非常重要,其也绝不会允许任何问题影响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中东欧国家现在重视中国的原因显而易见。1989年后,他们的关注重点几乎完全是欧盟,寄希望成为其成员,以带动其经济增长。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内大多数西欧国家增长变缓。以能消除短期波动影响的五年移动平均线计算,欧盟近来的年均GDP增长率仅增长1.0%,欧元区仅增长0.6%。因此,对中东欧国家来说,与经济增速更快的地区,尤其是与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同样,中东欧对中国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来指出:“中东欧及东南欧国家(CESEE)经济增长率已超越该大陆的传统经济强国如德国和法国……大多数中东欧及东南欧国家将继续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尽管欧元区更多国家存在通货紧缩问题。”IMF还预测,中东欧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4%,欧元区则仅为1.6%。


  因此,尽管中国与中东欧之间距离遥远,也牵涉地缘政治问题,但双方加强联系有助于巩固双方经济面,实现互利共赢。(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