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同业存单:寻找利率“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同业存单:寻找利率“锚”

发布时间:2013-12-11 作者:  

作为短期利率的市场化的尝试,将大额存单定价与Shibor相联系,是有可比性的。如果要发行长期的大额存单,应更多地与协议存款利率,国债的利率等形成对照。从目前的存款的趋势来看,特别长期的存款越来越少,这种市场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且长期存款以协议存款为主,相对稳定,比如社保、财政、保险公司的资金,是专门与商业银行谈判,确定存款利率。协议存款实际上形成了谈判市场,与短期的拆借市

 

      1.同业存单的利率以Shibor为基准确定,但目前三个月期Shibor无法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

      2.同业存单以Shibor为基准定价,能使Shibor反映中长期的资金供求情况,提高它的准确度。

      3.官方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速度,超市场预期的可能性增大。

 

 

      中国唯一以市场化方式定价的存款产品即将推出。

 

      据路透社报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预计将在本周内发布发行同业存单的公告。各家银行的首单金额均应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而12月9日央行发布的《同业存单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其中,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同业存款的定价已经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在运行。那么,存单基于Shibor的定价机制能否更好地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又将如何寻找“利率锚”?


      Shibor尚存缺陷


      谈到利率市场化,就不能不说到基准利率。它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全球最著名的基准利率有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


      此前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所谓条件成熟,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基准来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新的基准可能是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也可能是七天回购拆借利率。


      “当商业银行完全习惯于所有的产品价格都以Shibor加点或者是减点来定价的时候,当商业银行内部的资金核算也用市场基准来核算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把存款利率放开了。”易纲称。


      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自2007年1月4日开始正式运行,它由货币市场上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间拆借利率构成,反映了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之间进行无担保批发融资的资金价格水平。其形成基本是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竞价来决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目前,Shibor报价银行团包括工行、建行、招商、中信、民生、上海银行、汇丰中国、渣打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国开行等18家。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腾讯财经指出,同业存单以Shibor为基准来定价,能够促进Shibor本身的完善。


      不过,曾刚也表示,Shibor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以它为基础来定价的产品不够多,因此不能准确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但是“如果以Shibor定价的工具越来越多的话,那么Shibor本身作为基准利率也就更加有效。”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目前3个月以上的同业拆借或回购成交稀少,导致Shibor无法体现市场供需的真实水平。


      华南某券商分析师则指出,大额存单的发行,固息品种1年以内的,参照Shibor为基准定价,从往常的票据定价实践来看,基本上会采用“倒轧”的方式进行,发行3个月的同业存单定价采用“3个月Shibor+点差”模式,其中点差大小不确定,往往是根据当期市场资金供求,点差自主调节,这样一来,3个月Shibor的基准指导性依然有待商榷。


      在实践中寻找“利率锚”


      中投证券研报认为,同业存单对利率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从美国历史上的情况看,同业存单的利率与商业票据以及国债的利率非常接近,韩国的情况也非常类似。其中的根源在于货币市场里的工具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从1964年至今,美国3个月存单二级市场利率与3个月商业票据利率、一年期国债利率高度一致。中投指出,我国发行同业存单,利率很可能和货币市场其他工具的利率相当。


      一位政策性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存单的利率还是应该更靠近同期限国债利率,而非3个月期的Shibor。因为同业融资业务是长期限的业务,但Shibor目前还是一个短期限的流动新工具。但由于目前国债收益率曲线也不完善,所以央行决定以Shibor为基准来定价,在实践中探索,也未尝不可。


      12月10日,3月期Shibor为5.338%,远低于同期限同业存款的利率。该人士认为,Shibor目前正在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市场也在寻求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作为短期利率的市场化的尝试,将大额存单定价与Shibor相联系,是有可比性的。如果要发行长期的大额存单,应更多地与协议存款利率,国债的利率等形成对照。从目前的存款的趋势来看,特别长期的存款越来越少,这种市场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且长期存款以协议存款为主,相对稳定,比如社保、财政、保险公司的资金,是专门与商业银行谈判,确定存款利率。协议存款实际上形成了谈判市场,与短期的拆借市场不同。


      赵锡军表示,目前利率的市场结构,期限结构,尽管没有完全统一,但从国债的利率,到银行大额的协议存款的利率、大额存单的利率、以及活期存款利率,都在逐渐地形成一个系列。从理论上来讲,长期市场和短期市场之间,目前还没有融合,国债市场和银行借贷市场之间没有可以比较的平台。这两者之间对长短期利率影响,要看资金在两个市场中的影响如何。另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的风险指标还不够精准。即便是在同一个期限的利率上,哪些主体风险较低,哪些风险较高,溢价如何,目前都还在探索的阶段。


      从NCD到CD:关键的一步


      曾刚指出,从大额同业可转让存单(NCD)到大额可转让存单(CD)是利率市场化最核心的步骤。大额存单面向企业和个人,届时大额存款产品的利率就将实现市场化。


      多位业内人士曾指出,利率市场化应遵循“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过程。


      曾刚认为,由于银行定价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都较强,所以存单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上先行实践。一开始是由十家银行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则,再扩大到其他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 利率市场化正沿着两条线加速推进。官方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一条线未来在速度上超预期的可能性增大。而另一方面,市场倒逼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同样在显著增加。存款弱势行加速通过类“余额宝”的理财产品来抢夺市场份额,由此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压力拔高了若干个数量级。这种竞争压力将形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倒逼机制,从而使得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将显著快于市场此前预期。(来源: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