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阳投资:如何解读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阳投资:如何解读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2 作者: 重阳投资 

人民币升值短期有利于稳定外储,但中长期仍需加快改革。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空情绪,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结汇意愿,稳定外储规模。但也要看到,前期人民币锚定美元进而被动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局面。

  本文刊于6月9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及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A:今年1-5月,由于美元汇率的弱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9%;但人民币表现出上涨乏力的特征,升值幅度大幅小于其他非美货币,因此人民币对CFETS一篮子货币反而贬值了2.6%。今年以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做空力量已经衰竭,但做多力量仍然缺乏,这是人民币升值乏力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做空力量衰竭主要表现在境内企业外债去杠杆高峰已过,境内企业和居民对外投资受到了严格的外汇管制,境内居民的恐慌性购汇也已经接近尾声。做多力量缺乏,表现在银行代客结汇占涉外收入的比例虽有回升但仍处于低位,企业和居民在过去两年积累的大量美元头寸仍不愿结汇,这说明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的看空情绪仍然较重。


  市场对人民币的看空情绪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可能忽略了汇率的相对性和波动性。毋庸讳言,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压力,国内房地产价格在过去两年快速上涨后积累了一定的泡沫成分,这是市场看空人民币的主要逻辑。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汇率是一种相对价格。有人戏言,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处于“比烂”的过程。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结构性问题,但其他国家也存在债务持续积累、资产价格偏高等问题。从资产价格上看,当前国内房地产价格仍处于高位,但股票和债券市场在经过了今年以来的下跌后相对海外资产的吸引力有所上升。从经济周期看,今年以来只有欧元区经济一枝独秀,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强度减弱,但略强于美国,中国经济的周期性表现并不是最弱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主动推动人民币升值,面临的阻力较小。毫无疑问,5月末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是政策主导的。一方面,央行推动境内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在原有的16:30收盘价、隔夜一篮子汇率变化两个因素基础上,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另一方面,央行再度收缩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打压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空力量。如前所述,在境内资本流出压力减轻、海外美元弱势的情况下,央行推动人民币升值面临的市场阻力是较小的。同时,在中美两国元首海湖庄园成功会晤后,人民币升值在政治上也具有合理性。


  人民币升值短期有利于稳定外储,但中长期仍需加快改革。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空情绪,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结汇意愿,稳定外储规模。但也要看到,前期人民币锚定美元进而被动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局面。锚定美元汇率可以稳定国内企业和居民信心,而有效汇率贬值可以缓解国内的通缩压力。打破这一格局,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美元再度走强时立于不败之地。(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