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05 作者: 2014G20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国家与地区的智库代表出席了这场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重要研讨会。
本文刊于2014年9月4日新华网。
9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在京召开,今年的主题是“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欧盟等国家与地区的智库代表出席了这场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重要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曾于2013年8月举办的第一届20国智库研讨会,通过了首份20国智库共同声明,对随后在俄罗斯举办的G20首脑峰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还曾撰文,首次提出了中国申办G20首脑峰会的倡议。
来自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G20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卡拉汉对G20所达成的全球经济再增长2%的目标并不乐观。不过,他仍然认为,为了增强可信度,G20必须证明其将如何履行承诺负起责任。
由此,他提出了G20需要努力的几个方向。首先,G20需要寻找到有效的国际经济组织来实现其目标。由于G20不是一个组织,没有常设秘书处,因此它需要有效的国际组织来推进其承诺和实现其目标,特别是应该努力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治理改革,尝试改变这些组织的配额和股权安排,以更好地体现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
其次,G20应当加强国际组织的监督作用。G20可以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参会,以此增强这些组织的有效监督,从而在监督制定和实施国别经济增长计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被拖延,这很不幸,不仅令人沮丧,也损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G20的可信度。因此,G20应采取主动,确保未能推进治理改革不会影响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尤其要保证该组织的监督公正,不偏袒任何国家群体。
卡拉汉还提出了改进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具体治理措施。他认为,G20需要改进金融监管问题的监督,包括明确其与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关系。尽管金融稳定委员会重点是在新监管措施的细节,设定采纳措施和监督实施进程的时间表,但是G20应处理高层次问题,例如制定新标准的优先程度是否适当;监管措施可能带来的金融体制结构变化;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平衡的进程,以及是否有意外结果。
卡拉汉同时还提出了加强能源治理的课题。他认为,由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和日益逼近的挑战,现有的国际能源机构授权和成员资格越来越发生偏离。因此,应明确确认需要有以全球能源挑战为中心的全球论坛,并在平等基础上吸引21世纪严重依赖全球能源市场的所有主要国家参与。
今年11月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本次G20智库会议就是为了更好在领导人峰会前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增进G20智库间就全球治理问题的交流与研究合作,更好地凝聚各方共识,为各国领导人建言献策。
作为此次智库会议承办方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教授担任院长。是近年来崛起速度相当快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举办过多次包括G20、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议题在内的拥有全球影响的智库会议,它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大重阳现已邀聘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47名国内外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近30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