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目前进入了长肌肉的阶段。”7月24日上午在华远集团报告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就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的速度发表评论说。
“中国经济目前进入了长肌肉的阶段。”7月24日上午在华远集团报告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就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的速度发表评论说。
去年,中国的GDP增速从2011年的9.3%降至7.8%,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每个季度都在下滑,外界评论可能降至政府7.5%的全年增长目标,政府或难耐就业压力重提刺激政策。但本月中旬,李克强总理重申了不实行任何新的刺激计划的承诺。对此,李义平发表评论说,这是明智之举,刺激政策救不了中国经济,创新带动新的产业兴奋点才是时下要义。
李义平说,在长肌肉阶段,中国经济需要放弃“速度情结”,目前GDP保持7.5%的增速已经相当不错。
“基数大了、创新难了、翻番也难了。”在李义平看来,这是中国经济难以再高速增长的另一个问题。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常情况下再要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义平说,目前产业相对“饱和”的状态下,要让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就是寻找新的产业支持。
“一个巨大的创新,诞生了一个或一群新兴产业,然后带动了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才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靠‘膨大剂’吹大的经济增长。”李义平说,眼下经济的引擎应该来自于创新,这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包括16日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宏观调控的“上限”和“下限”,新一届领导班子一再明确释放信号:新一届政府绝不会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对此,李义平评价说,“不刺激”是明智之举。出拳要重、出手要快的“四万亿”当时给世界证明了“风景这边独好”,但却耽误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机,更埋下了很多问题。当时十大产业的振兴、家电下乡等等刺激政策,如今看来都造就了今天的产能过剩,特别是被扶植的产业,环境进一步恶化,以及巨额的地方债务,并由此导致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下的极度紧缩政策又直接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错失了产业提升的良机。目前的经济下行,是“后4万亿时代”的必然。这让企业和普通老百姓都非常难受。
李义平强调,对于经济下行,无需反应过度。经济快速发展是“萝卜好卖不洗泥”,没有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经济下行反倒是强制调结构、转方式的契机。
“城镇化目前在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是,成为了地方政府在GDP之外另一个竞赛指标,这是一个误人不浅的指标。”李义平说,在当代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似乎城市化的口号喊得并不那么响。而在欠发达地区通常热衷于祭祀活动和人为制造节日,城市化倒是其相当响亮的口号,这些地方通常认为,把让农民住楼房就是城市化。
李义平说,真正的城市化是遵守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有产业支持,有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