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西方的对华“天真”论太矫情 — 西方的“天真”与东方的“憨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志勤:西方的对华“天真”论太矫情 — 西方的“天真”与东方的“憨厚””

发布时间:2020-07-06 作者: 刘志勤 

最近西方政治家,学者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系,和对中国的看法时,频频使用“天真”这个词。在不久前举行的中欧峰会中,欧盟领导人也在表达对中国的看法时使用过于“天真”的表述。这种“天真”的表述,显示出某种无奈和无辜(其实还有某种“无知”)。在”天真”的表述后面的潜台词很明确:我们看错人了,我们对中国的判断错了。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3日观察者网。


最近西方政治家,学者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系,和对中国的看法时,频频使用“天真”这个词。在不久前举行的中欧峰会中,欧盟领导人也在表达对中国的看法时使用过于“天真”的表述。这种“天真”的表述,显示出某种无奈和无辜(其实还有某种“无知”)。在”天真”的表述后面的潜台词很明确:我们看错人了,我们对中国的判断错了。


一,世界上谁真“天真”?


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个消息都很吃惊,因为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西方政治家们现在认为他们对中国的想法太“天真”了,那么西方政治家们当初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在过去四十年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界企业家争先恐后的跑到中国来,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另有玄机不成?西方企业在中国开店设厂,合资独资,买资源,购矿产,吸人才,引技术,不是为了中国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是另有所图?而最后发现他们的“原定目标”没有实现的可能,现在的“既定目标”也无法推进,于是乎,西方政治家们开始感觉“失望”,“失落”,和“失败”感。所以才有“天真论”的出现。用“天真”解释西方过去几十年对中国的期待可能成为一种解脱。


现在的事实告诉我们,西方在几十年前支持和帮助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时,是有内部的“共识”的,就是相信并期待中国在经济繁荣,生活改善之后,“富则思变”,会在政治体制上发生符合西方标准的变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退出历史舞台,如同当年在苏联解体时发生的一样。但是西方政治家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现实彻底粉碎了西方原来“设计”的一切,中国不仅没有发生像西方希望的政治动乱,反而是越来越坚定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奋斗精神,继续着改革开放大业。这个趋势让西方感到担心,害怕和恐惧,同时对中国取得的成功感到困惑,嫉妒与不服,导致许多欧洲政治家无法准确和全面的了解中国,自然不能对中国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中国人的“傻憨”式“天真”


其实,真正“天真”的不是西方政治家,而是中国人民过于“天真”,“天真”得有些“憨厚”。想当年中国刚刚打开门窗迎接四方来客,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外国投资者,尽其所能服务于西方政治家,企业家的到访,把来自外国的企业人士当做座上宾,最尊贵的客人“供养”着,只是因为有一个特别单纯,纯朴的看法,西方是来帮助我们建设,帮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至于西方的帮助背后是否有其它目的,我们从未深想。但是如今西方政治家自己爆出他们的真实想法是最终让中国换旗易帜,成为西方所希望的样子。这个消息把中国人民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我们一直在“与虎谋皮”啊!这个认知的颠覆对中国人民的刺激很大,远远超过一般的“天真”内涵。就像是请来一位自称是朋友的客人到家做伴,最后发现这个所谓“朋友”的目的是来勾引你的家人实现改朝换代的,这足以惊醒还在享受于物质极大丰富的纸醉金迷生活中的中国人,增强了民众的危机感。


我们从来推崇的是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从不怀疑西方对中国示好背后有什么“阴谋”,怕被说成是“小人”。可是现在才发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危险。

这就是一种“天真”,真正的中国式“天真”。西方从未放弃对中国的“虎视眈眈”!


三,“天真”付出的代价


其实,欧洲政治家们应当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西方的“天真”究竟从何而来?这种“天真”完全是来自西方政治的“自私”,西方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它选择的发展模式一定适合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文化。这种想法的确很“天真”,“幼稚”。


要说“天真”,当年的苏联人民是最“天真”的,也是最大的“傻天真”。苏联共产党和部分民众“天真”的相信了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改革会给苏联带来国际尊重和发达。然而二十年了,如今俄罗斯政治处境困难,经济发展受制裁,成为西方政治家们随意摆布的二流国家,让人嘘嘘不已。


至于那些中东国家的“天真”更为自己国家和民众带来灭顶之灾的血腥教训,难道还不值得中国人民去认真品味和警惕吗?


中国人曾“天真”认为凡是西方推荐的东西都是好的,特别是当年不少西方向中国转移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链时,中国企业基本照本全收,结果是中国的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就是中国式“天真”付出的巨大代价。



所以欧洲政治家们真的没有理由怪罪中国,要怪就怪你们自己没有玩好这场政治游戏。你们把苏联这个当年的超级大国玩成如今这样,还有人相信你们的“天真”吗?人们肯定要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发展方式,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西方政治家用自己的现实现身说法教育的结果啊。怪不得别人,更怪不得中国啊!


四,让“市场”决定国家的发展道路


我们常把欧洲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之争,比作中餐与西餐之争(scjz),两者各有千秋,没有必要要求全球只有一种西餐,不允许其它餐食共存,那样的世界会十分的枯燥无味的。我们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只要中餐的共同体,而是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人人各取所需才好。


欧洲政治家们不是信奉“市场经济”吗?为什么不能信奉一下“市场政治学”呢?就是让各国的“市场”决定“政治”


发展模式呢?因为各国的“市场”主体,包括民众,企业,政党,资本会依据“市场表现”来选择,决定最适合各自利益需求的领导层岂不更好?


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正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过去七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中国人民如今的选择和决定是最正确,最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的。


现在看来,西方政治家们还没有真正的实行所谓“市场机制”,在这个问题上,欧洲政治家们多少有点叶公好龙啦!


五,中欧要寻找更多“共识”


其实,欧洲政治家应当明白,欧洲的价值观与中国的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有着共同点。特别是欧洲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容忍度是最好的。因为社会主义理念,哲学和学术发源于欧洲,欧洲不少国家政治家是熟悉社会主义的实质的,明白社会主义的利弊长短。欧洲的价值观不像美国提倡的价值观那样极端,而东方的价值观侧重于“合作与包容”,如果能够融合在一起,世界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远赴德国学习时,德国政府提出的口号是“ 投资未来”。事实证明这是具有远见的政策和措施,大大促进了德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融合,许多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发展迅速。


欧洲政治家需要新的智慧,更新对“天真”和价值观的认知,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和平友好合作,造福近二十亿人民的福祉!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Twitter:RDCY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