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OPEC减产,国际油价难回黄金时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张敬伟:OPEC减产,国际油价难回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19-07-11 作者: 张敬伟 

盟友关系代替不了现实利益。虽然沙特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制裁伊朗,但是低迷的油价也影响到了沙特财政。其他中东产油国也难以承受长期油价低迷的煎熬。通过限制原油产量提升油价,从OPEC国家到俄罗斯,已经尝到市场甜头。因此,产油国不会顾及美国的感受继续减产--一向强势的特朗普总统,面对OPEC的“自我优先”也没有更多办法。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6日美国《侨报》。


国际油价显然未达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期,这个组织还是决定继续减产。


路透维也纳7月1日 ,OPEC同意将原油减产协议延长至2020年3月。国家原油价格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再也未能恢复到百美元/桶的水平。对OPEC来说,靠原油致富和维持经济发展的时代,似已过去。沙特作为OPEC的老大,也充满了危机意识,开始启动“2030愿景”的“国家工业和物流发展规划”。相较于危机时期最低20-30美元/桶的低价,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攀升了不少。



数据显示, 布兰特原油期货周一一度升至每桶67美元,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25%以上。这有赖于OPEC和俄罗斯等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若OPEC继续减产或导致油价继续攀升,从而增加原油消费国成本。因此,OPEC的原油减产协议,对全球市场引发了连锁反应。在中美贸易摩擦引发全球经济走弱的情势下,OPEC减产带来的原油价格上涨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刚刚过去的6月份,世界银行已经调低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制裁伊朗尤其是美伊中东面前擦枪走火的危险形势下,为了确保制裁成果和平抑原油价格,特朗普政府希望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增加产量而不是减产,以配合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


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原油产量已由去年4月份的250万桶/日降至6月份的30万桶/日。据路透社消息,在美欧联合对伊制裁的2012年,伊朗日产原油也超过100万桶/日。伊朗70万桶/日的缺口,遭遇OPEC和俄罗斯等产油国的减产,原油市场自会告急。当然,美国页岩油技术的开发,拉低了全球油价,也对原油供应缺口有所补充。但是,虽然美国超过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OPEC在全球油市的影响力还在。OPEC减产,俄罗斯跟进--他们同意将现有的减产120万桶/日的协议延长六至九个月,直到2019年12月或2020年3月。虽然幅度只相当于全球需求量的1.2%,但在市场动荡的现实下,对全球油价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中东形势的恶化, 原油市场还会发生大的波动。因为一旦波斯湾重启战火,伊朗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不让一滴油运出去,斩断全球能源生命线。原油价格高企,将引发全球市场连锁反应,继续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OPEC和俄罗斯的原油减产协议,实际上是和美国对着干,给特朗普政府出难题。一方面,原油价格高企将使全球目光聚集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和施压上,全球会将原油价格高企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归咎于美国。另一方面,原油价格高企会导致消费端汽油价格升高,导致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不满。这对竞选连任急需拉抬民意的特朗普是不小的压力。


美国不是OPEC成员国,却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由于美国页岩油技术极大降低了原油开采成本,拉低了国际原油价格。因此,危机以来,市场对低迷油价一直充满了阴谋论。有人说这是美国通过低油价抢夺OPEC的全球原油市场主导权;有人说是通过低油价施压敌对国家--从俄罗斯、伊朗到委内瑞拉,这种说法也似乎符合逻辑。不管如何,美国不希望高油价重来,而是希望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能够增加产量--特别是补上伊朗出口原油的缺口,以便强化美国制裁伊朗的压力,促使伊朗向美国屈服。


盟友关系代替不了现实利益。虽然沙特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制裁伊朗,但是低迷的油价也影响到了沙特财政。其他中东产油国也难以承受长期油价低迷的煎熬。通过限制原油产量提升油价,从OPEC国家到俄罗斯,已经尝到市场甜头。因此,产油国不会顾及美国的感受继续减产--一向强势的特朗普总统,面对OPEC的“自我优先”也没有更多办法。


不过,由于页岩油技术的冲击和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加之美国成为全球原油出口国,OPEC减产也只能引发油价恐慌而使原油价格短暂上升,高油价的“黄金时代”恐难再现。加之沙特为首的OPEC离不开美国,若美国加大施压力度,也不得不配合美国增加原油产量。


OPEC减产能维持多久,油价如何波动,值得后市关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