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作者: 卞永祖
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起因是由美国的次债危机引起,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国际金融秩序存在深层次的缺陷。随着危机的扩大,欧美西方国家无法独立解决,G20领导人峰会机制由此产生,并逐渐取代了G7西方国家俱乐部,开始居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地位。这也反映了已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话语权的提高,各国要求对国际金融体系包括IMF、世界银行份额等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作者卞永祖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30日人民网。
今年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加入SDR,成为IMF的法定货币。这件事情之所以引人关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变法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也反映了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
人民币加入SDR的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起因是由美国的次债危机引起,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国际金融秩序存在深层次的缺陷。随着危机的扩大,欧美西方国家无法独立解决,G20领导人峰会机制由此产生,并逐渐取代了G7西方国家俱乐部,开始居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地位。这也反映了已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话语权的提高,各国要求对国际金融体系包括IMF、世界银行份额等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但改革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也说法不一,甚至有人认识是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储蓄率太高造成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专门撰文,指出正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造成了危机的产生,全球面临完善全球金融架构的必要性。
从最近几年来看,美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总量所占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目前大约为22%左右,但美元却是事实上的国际货币,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用美元结算,并占据了63%的外汇储备和87%的外汇市场交易,这要求美国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国际的情况,但是美联储的出发点却是根据美国国内的情况,造成美元“国内”“国际”角色的矛盾。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一个内在缺陷,所以周小川建议重新重视SDR的作用,设法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2011年,在法国举办地G20领导人峰会上,正式达成协定:重新审视SDR货币篮子的组成,使其能够反映各国货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人民币自然成为SDR货币篮子新成员的首选。2015年11月30日,IMF执董会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新的货币篮子将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作为2016年G20的主办国,中国也为此做了许多工作。比如,今年4月中国同时以美元和SDR发布了外汇储备数据;6月发布了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8月,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了首期SDR债券,中国一直催动SDR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我们也确实是根据IMF的标准,针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并改善了我们的相关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
加入SDR对中国有重大意义
G20杭州峰会前一周,世界银行在中国发行首期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木兰债”,总额为5亿SDR,票面利率0.49%,获得了2.5倍的超额认购。木兰债的成功发行体现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能够保持稳定的信心,以及对人民币更大前景的期待。因此,人民币加入SDR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代表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成就的认可。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的经济大国,现在更是把握着全球经济“便车”的“方向盘”,已经连续多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世界,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部分。IMF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提高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进一步提高。
第二、对于人民币来说,加入SDR将提高其信用,加速其国际化。人民币成为IMF指定的官方货币之一,其他国家会更加乐于接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方面,人民币的使用将会更加普及,会有更多的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也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加入SDR会增加人民币的定价权。现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已经是第二大支付货币,但是这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贸易上并没有转换为我们的定价权。随着人民币不断国际化,人民币开始被作为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定价权就会慢慢显现出来,逐步摆脱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的被动形式。
第三,人民币加入SDR将会加快国内金融改革。随着国外拥有人民币的数量越来越多,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后,就必然会承担一些国际责任,而现在的人民币主要是作为国内货币来使用的,所以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人民币的角色转变。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一直在持续进行的汇率市场化改革。最终的理想状态是能够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从目前的管理浮动汇率逐步向自由浮动汇率转变。自由浮动的汇率有利于减轻国际经济风险对国内的冲击。
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为现在人民币还主要是在国内流通,还是可管理的。以后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关注人民币对国内的影响,我们还要关注人民币需承担的国际责任。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将会变得相对简单。
第四,对个人将带来极大方便。首先是投资渠道将会增多。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人民币可以用于在全球配置资产,大大增多了投资渠道。国人出国消费也会更方便。目前,国内要出国旅游或出差时,需要先在国内将人民币换算成美元,在国外再把美元换成当地货币,流程较为复杂,汇率换算也会有一定损失,但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带着人民币出国,换算成当地货币之后消费。
第五,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股市也有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我们一定会制定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也就是将国外投资者手中的人民币再吸引回国内,投资到国内的市场或者股市,那么我们的资本市场就会更加活跃,股市整体系统性风险将会降低。
加入SDR也会使我国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风险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人民币就会开始成为各国储备货币,央行就要面临大量人民币流动的问题;国内货币政策的外溢性显著增强,国内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将加大。这对央行是一个挑战。
同时,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国内产生更强烈的影响。国外的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影响将更加直接,也更容易传导到国内,我们的金融监管会出现不适应。因此,我们的监管方法、方式和思路都需要改进,这对我们的管理层也是一个挑战。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面临着繁重的去产能的压力,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需要强有力的宏观政策调控。从国际上看,美国货币有加息的预期,将加大对人民比贬值的预期。人民比国际化的加快,有可能使得国内的宏观政策调控难度和复杂度会加大,影响到国内的经济转型。国内经济增长下降,也肯定影响到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最终的人民币实力来源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不在于是不是来加入SDR,因为SDR每五年评选一次,所以说加入SDR只是承认你以前的经济成就,但并不代表你将来永远在这个货币篮子里面。
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以及相关投资产品的增多,人民币是否会变成投机货币就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为贸易和实体经济服务,但投机货币绝对不是中国的目的。
人民币加入SDR是其国际化过程中的一大“里程碑”,不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也会让全球金融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人民币离真正的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距离,也面临很多的风险,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快改革,必须加快人民清算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金融监管,但中国前进的脚步不能停。(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