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2 作者: 张敬伟
由于昂山素季郑重其事地访华5天,到9月份参加联合大国大会时是对美国顺便访问。昂山素季难道是“重华轻美”?有西方主流媒体甚至称,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18日的《纽约时报》援引专家言论称,昂山素季访华不是“无关紧要的选择”,“可能会令华盛顿不安”。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22日东莞日报。
缅甸外长兼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访华,与奥运新闻争抢头条。
昂山素季东盟外首访中国,中国给予她的外交礼遇也不同寻常,凸显中缅关系的不寻常。
由于昂山素季郑重其事地访华5天,到9月份参加联合大国大会时是对美国顺便访问。昂山素季难道是“重华轻美”?有西方主流媒体甚至称,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18日的《纽约时报》援引专家言论称,昂山素季访华不是“无关紧要的选择”,“可能会令华盛顿不安”。
不得不说,西方舆论多虑了。缅甸外交的核心主轴是东盟,然后是周边优先和在大国之间维持平衡。中国属于缅甸最重要的“周边”国家,访华之后再访美并不令人惊奇。况且,吴登盛时期,缅甸和中国保持距离并积极发展和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中缅关系已经“失衡”。昂山素季访华,是在稳固东盟外交的基础上,对中缅关系进行再平衡,并非“重华轻美”。
昂山素季访华,既非延续军政府时期的中缅外交,也非继续吴登盛的外交路线,而是对中缅传统友好关系的确认,谋划务实合作的中缅关系新局,让中缅关系进入新常态。
目前,缅甸面临着两大关切:一是发展经济,二是民族和解——都和中国密切相关。
中国不仅是缅甸最大投资国,也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30年间,中国对缅投资超过250亿美元,是其它西方国家对缅投资总和的3.5倍。中缅贸易额也占缅甸对外贸易总额的40%。中缅密切的经贸联系,构成了中缅利益攸关的战略关系根基,离开这一经济基础,空洞、抽象的解读都是虚妄的。作为缅甸的实权领导人,她不可能让意识形态高调滋扰中缅经贸利益攸关的大局。
吴登盛时期,民粹主义已经导致中缅一些经贸合作项目的暂停,其中就包括投资36亿美元的密松水电站。这些来自经贸层面的“梗阻”,不仅影响中缅关系,也制约了缅甸经济发展。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民盟执政基础不稳,也将影响昂山素季的声誉。很明显,昂山素季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空想家。
昂山素季访华期间,中方领导人提到了妥善推进密松水电站、中缅油气管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两国的互联互通水平。此前缅甸已经成立了相关项目的审查委员会,昂山素季也强调对中缅相关合作项目通过合适和双赢的途径解决。值得一提的是,民盟执政后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存在交集,双方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合作。
密松水电站项目,被认为是中国对昂山素季的“大考”。其实,昂山素季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国内的民粹主义。是借力中国发展经济还是为民粹主义所掣肘,考验昂山素季的智慧。
关于民族和解,缅甸最大的困扰是缅北战事。吴登盛时期,缅北战事曾经因为政府军的炮弹落到中国境内而带来小插曲。昂山素季希望中国作为协调者,帮助缅甸政府实现民族和解,中国也会尽力而为。毕竟,靠近中国边境的缅方内乱,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昂山素季也向中国领导人承诺,不会允许中缅边境出现影响缅甸与邻国友好关系的事情。对于8月底缅甸政府召开的民族和解大会(21世纪“彬龙会议”),中国亦乐观其成。
发展经济和民族和解,缅甸新政府离不开中国。而且,国内和平和民族和解,对昂山素季而言更为重要。中国在缅甸国内和平和民族和解进程中发挥着协调作用。
中缅是搬不走的邻居,昂山素季和她的民盟新政府更不可能打破中缅利益攸关的经贸和政治关系,和西方世界打成一片——吴登盛时代的西向尝试已经给中缅关系带来了困扰。
对华关系再平衡,使中缅关系回归理性常态,就成为作为政治家的昂山素季的现实使命。她和中国领导人一再提到中缅“胞波”情谊,并保证中缅关系不会脱离友好轨道。
昂山素季的访华是成功的,中缅关系在亚太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得到了再平衡,两国进入了务实合作的新常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