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陈晓晨:“发展援助”是促进发展的一部分 但更要注重开发性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陈晓晨:“发展援助”是促进发展的一部分 但更要注重开发性金融

发布时间:2017-05-16 作者: 陈晓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五点建议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内涵和愿景。和平之路是建设丝绸之路的安全保障,也是一个目标;繁荣之路说明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只有通过综合的发展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开放之路则要通过更高层次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

  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15日央广网。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五点建议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内涵和愿景。和平之路是建设丝绸之路的安全保障,也是一个目标;繁荣之路说明了发展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只有通过综合的发展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开放之路则要通过更高层次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通道。


  陈晓晨指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去落实。他说,政策沟通发展的对接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但是“一带一路”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全球治理产品,这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治理结构上,“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治理。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以邻为壑,不搞排他性安排。


  “过去,美国可能认为‘一带一路’会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相冲突,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美国可能已经逐渐了解‘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性,觉得他不能被落下,需要参与”。陈晓晨强调,美国派代表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说明美国认识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的重要性和包容性。他认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选择并不多,如果他真的想兑现选前承诺,落实一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中国。


  陈晓晨提出,在治理目标上,“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的治理。“一带一路”超越以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海洋型全球化,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注重陆海联通、互联互通,聚焦合作共赢、取长补短。他举例说,中国实质上是一个能源的净输入国,目前也给中国能源在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解决能源问题,无论是对于能源生产国还是能源消费国,“一带一路”都将给他们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合作,而这种合作也是互利共赢的。


  “有舍有得,有取有予,先取后予,先舍后得”。在谈到给“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提供600亿资金时,陈晓晨说,我们对发展援助上的承诺一方面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一个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互利共赢的一个举措,最终实际上也能给中国自身的发展带来好处,也就是说目标还是共赢的发展,只不过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在地点的先后顺序上有一些区别。


  陈晓晨也指出,发展援助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部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开发性金融,也就是说中国强调用造血的方式去帮助所在的国家实现发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晓晨认为,首先应当看到资金支持方面其实是更有实质性的,比如丝路基金的增资,将是国家开发银行与进出口银行对“一带一路”开发性金融的承诺。(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