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1 作者: 贾晋京
欧洲央行日前发布新闻公报称,该行今年上半年已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并为此出售了等值的美元储备。这是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在全球主要货币之中,人民币背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这意味着其他各方需要增持人民币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才能更好地满足与中国的经贸往来需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来说,更是如此。多项研究认为,到2020年之前,全球将有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从其他币种计价形式转成人民币计价形式。考虑到当前人民币在其他央行外汇储备总量中仍然占比较低,且未来有巨大需求空间,今后,其他央行增持人民币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常态化。
作者贾晋京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宏观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21日《解放军报》。
欧洲央行日前发布新闻公报称,该行今年上半年已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并为此出售了等值的美元储备。
这是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其在公报中明确表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与近几年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使用量增加有关,反映出中国作为欧元区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的重要性。
尽管只有5亿欧元,在欧洲央行外汇储备的占比只有0.76%,但欧洲央行的这一动作,还是引起了各方的猜测和解读,有媒体甚至称欧洲央行正在“用人民币代替美元”。
实际上,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是欧洲央行根据先前决定所采取的有计划的行为。在今年1月20日举行的理事会会议上,欧洲央行做出了增加人民币储备的决定,只是当时并未公开。这一决定,则与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有关。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纳入SDR正式生效,意味着人民币并肩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成为五种全球储备货币之一。并且,人民币在SDR中占的比重,比日元、英镑更高,排在第三位。这就意味着,其他央行出于合理配置外汇资产目的,会增加人民币持有量。而欧洲央行所做的,也是许多央行在人民币纳入SDR后会采取的常规操作,只是发布新闻公报的时间点,碰巧赶在美联储宣布加息之前,显得比较特殊而已。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各国与中国的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越来越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快速提高。2016年,中国是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和最大境外消费来源国。在贸易、投资和消费过程中,各方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都在不断攀升。而要对接这种需求,有关央行都需要相应增加人民币储备。换言之,随着中欧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欧洲央行而言是必然之举。而其动作之迅速,则折射出欧洲已接受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以及欧洲与中国建立更紧密联系的愿望。
在全球主要货币之中,人民币背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这意味着其他各方需要增持人民币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才能更好地满足与中国的经贸往来需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来说,更是如此。多项研究认为,到2020年之前,全球将有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从其他币种计价形式转成人民币计价形式。考虑到当前人民币在其他央行外汇储备总量中仍然占比较低,且未来有巨大需求空间,今后,其他央行增持人民币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常态化。(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