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周戎:谁在挑战谢里夫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周戎:谁在挑战谢里夫

发布时间:2017-09-19 作者: 周戎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 7 月 28 日被最高法院“勒令”辞职,其理由是谢里夫涉嫌腐败,虽然高法未拿出强有力的证据,但裁决取消其总理任职资格。这是谢里夫第三次被迫下台。执政党与反对党、政府与军队、司法与行政、旁遮普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始终存在,才是导致谢里夫被辞职的根本原因。

  作者周戎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环球》 杂志。   

  执政党与反对党、政府与军队、司法与行政、旁遮普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始终存在,才是导致谢里夫被辞职的根本原因。


  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 7 月 28 日被最高法院“勒令”辞职,其理由是谢里夫涉嫌腐败,虽然高法未拿出强有力的证据,但裁决取消其总理任职资格。这是谢里夫第三次被迫下台。



   谢里夫的政绩

  纳瓦兹·谢里夫家族是巴历史上最富有、最有斯坦最富庶的旁遮普省,这个省贡献了巴 60% 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 80% 以上的粮食。

  现年 68 岁的谢里夫曾是青年政治才俊,34 岁就被前军人总统齐亚·哈克看中,先后担任巴旁遮只有 4 个省,旁省面积约为 20 万平方公里(比中国湖南省略小),拥有 1.03 亿人口。

  41 岁那年,谢里夫就任巴联邦政府总理。1993年 7 月 18 日,受军队势力影响,与时任总统伊沙克·汗一道辞职。1999 年,在第二总理任内被其亲自提拔的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发动的军事政变所推翻,流放到沙特阿拉伯 8 年,2007 年 11 月才正式返回祖国,结束流亡生涯。

  此后,谢里夫领导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与人民党在选举中获胜,组建联合政府,但由于“人民党数次违背自己的承诺”,谢里夫带领穆盟(谢里夫派)退出联合政府。直到 2013 年,经过长期韬光养晦后,谢里夫东山再起,领导穆盟(谢里夫派)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

  谢里夫过去 4 年的政绩称得上可圈可点。

  在政治上,他成功处置了在伊斯兰堡发动的长达 3 个月的 4 万人静坐示威。

  在经济上,他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巴经济连续 4 年保持 4% 以上的增长率,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

  在反恐问题上,他支持巴陆军发动“利剑行动”和“清除不和行动”等两场大的反恐军事战役,端掉了在部落地区和卡拉奇的恐怖组织巢穴,使得巴基斯坦2016 年恐袭发生率和死亡率较 2013 年分别下降了四分之三,其中卡拉奇地区分别下降了五分之四。谢里夫下台前,其民意支持率居高不下。巴媒体普遍认为,若无这次“意外事件”,谢里夫连任总理的几率很大。

   外部干预,还是内部因素?

  美国对谢里夫政府既无恶感,也谈不上好感。谢里夫上任以来,未得罪美国。目前,美国无人机可畅通无阻地在巴境内轰炸恐怖分子营地;由中、美、巴三国共同促成的阿富汗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的和谈机制,推动了阿富汗和平进程;美方对巴持续发动反恐军事行动表示满意。

  在印度,一些媒体认为谢里夫是“友好的”。16 年前,谢里夫第二次担任总理时,曾与印度时任总理瓦杰帕伊共同开启过“公共汽车外交”。莫迪上台伊始,谢里夫开启了“就职外交”,亲赴新德里参加莫迪的就职典礼,成为首位参加这种典礼的巴总理。紧接着,谢里夫于 2015 年 12 月 26 日在自己的家乡拉合尔发起“婚礼外交”,邀请莫迪参加谢里夫孙女的婚礼,使得莫迪成为 11 年来首访巴基斯坦的印度总理。据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印巴关系跌宕起伏,但怀疑印度卷入“倒谢”风潮也缺乏依据。

  有分析人士认为,执政党与反对党、政府与军队、司法与行政、旁遮普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始终存在,才是导致谢里夫被辞职的根本原因。

  谢里夫与军方的关系较为复杂。军方(主要是陆军)在巴基斯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陆军参谋长与总理同为巴基斯坦最有权力的两大政治人物。巴军方不赞同谢里夫对印度和阿富汗的睦邻与和解政策;谢里夫对前总统、前陆军参谋长穆沙拉夫在司法审判上的穷追猛打,让军方不满;谢里夫极高的声望也使得军方颇为警惕。年轻时,谢里夫虽靠军方背景起家,但在三次总理任内,谢里夫与军方的关系都处得不好。

  同时,谢里夫得罪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曾是谢里夫的盟友,但自 2016 年下半年以来,谢里夫与最高法院“渐行渐远”,对最高法院的某些指控,谢里夫基本上是不理不睬,不予配合。7 月 13 日,谢里夫公声明绝不会引咎辞职,这进一步激怒了最高法院。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最高法院调查谢里夫涉嫌腐败案的组成人员,可以看出此次司法调查的政治色彩。

   未来政局走向

  目前,作为执政党的穆盟(谢里夫派)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均占压倒优势,根据巴基斯坦宪法,总理一职在占多数席位的党派中产生,因此在 2018 年大选前,不存在任何反对党人士逆袭总理职位的可能。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 8 月 1 日举行总理选举,穆盟(谢里夫派)候选人沙希德·哈坎·阿巴西当选新一任总理。胜选总理后,阿巴西在国民议会发表简短演说,批评最高法院作出取消谢里夫总理任职资格的裁决。

  伊斯兰堡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赛义德·乔杜里说,阿巴西对穆盟(谢派)和谢里夫非常忠诚,作为过渡人物,他没有足够的空间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能将继续执行谢里夫执政时期的政策。

  在当天的选举中,阿巴西获得 221 张选票,遥遥领先其他三位候选人,在有 342 个席位的国民议会中赢得当选总理所需的逾半数议席支持。分析人士指出,在前总理被取消任职资格后短短几天就选出了新总理,这对维护巴政局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对前总理谢里夫家族涉嫌腐败案后续调查的开展,巴未来政局或面临新的不稳定因素。

  乔杜里认为,阿巴西当天的得票数是221 张,而 2013 年谢里夫以 244 票当选,相比之下减少了 23 张,这说明穆盟(谢派)的选票有所流失。由于目前该党内部很难推出与前总理谢里夫一样具有声望的人选,因此可能很难吸引巴基斯坦中间摇摆选民的支持。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国民议会中,穆盟(谢派)得到了一些反对党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穆盟(谢派)的强大,即使将来丢失一些席位,但仍足以胜选并领导政府。(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