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董希淼:城商行四种模式“抱团取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董希淼:城商行四种模式“抱团取暖”

发布时间:2016-12-01 作者: 董希淼 

董希淼认为,在寒冬中城商行需要抱团取暖,这也是城商行轻装上阵的方式之一。目前城商行抱团取暖主要采用四种模式,合并重组、股权投资、联盟合作、平台搭建。合并重组与股权投资是强联系,联盟合作和平台搭建是弱联系,强弱结合是目前城商行群体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1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城商行论坛,主题为“城商行20周年,轻装再上阵”,城商行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在进入了银行业“寒冬”。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认为,在寒冬中城商行需要抱团取暖,这也是城商行轻装上阵的方式之一。


  董希淼认为,从数字上来看,城商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机构之一。


  近五年来,城商行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国133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达25.2万亿元,较五年前增长近1.9倍,年均增速近40%;资产总额在商业银行中占比为15.4%,较五年前提高4.6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近8.5%。各项贷款余额9.5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5.6万亿元,较五年前增长近1.4倍,年均增速近30%。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我国入围城商行达73家,占我国商业银行上榜总数的61.3%。


  城商行的快速发展于机制、体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地缘人缘关系密不可分,这是城商行的优势。但城商行也同时面临空间受限、资金有限、人才短缺、业务同质化等劣势。


  面对优势和劣势,城商行在思考如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行业中找准自身定位,抱团取暖成为不少城商行的选择。


  董希淼分析认为,“目前城商行抱团取暖主要采用四种模式,合并重组、股权投资、联盟合作、平台搭建。合并重组与股权投资是强联系,联盟合作和平台搭建是弱联系,强弱结合是目前城商行群体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具体来看,合并重组模式主要是省内城商行联合重组是城商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模式,是城商行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省级城商行)。


  截至2015年底,至少有12家城商行通过重组、联合、收购和兼并等方式设立。通过合并重组,城商行实现了资源集成和品牌提升、优化了当地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了当地金融发展格局。


  股权投资模式主要是通过股权投资,城商行能够扩大经营半径、优化股权结构、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从而在市场拓展、风险管控、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紧密联合。


  联盟合作模式下,结成联盟、抱团合作始终是城商行20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内对外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抱团合作呈现出新特点——紧跟国家战略发起合作组织,合作内容从宽泛松散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具体专项业务合作。


  平台搭建模式比联盟合作更松散,通过以流动性互助、信息交流、业务合作等多种互助合作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区域联动,对城商行间流动性互助、风险防范、功能互补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构建互利共赢的格局。


  “这是善借外力的表现,这个时代借助平台的力量为单个个体服务是非常聪明的做法。”董希淼认为,“但在抱团取暖中,最重要还是夯实自己的实力,坚持差异化、本地化、社区化。尚福林主席提到过,差异化竞争是城商行跟民营银行唯一的出路。城商行个体差距最高超过20倍,每个城商行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做好差异化的发展。”(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