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8 作者: 重阳投资
从e租宝和中晋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倒闭,到东特钢、中煤华昱和中铁物资等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短期金融信用体系面临重构,债券市场风声鹤唳。但若从积极的角度看,隐性刚兑被打破,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归理性,对金融资产投资的期望收益率能真正和实体经济回报率接轨,长期看有利于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真正发挥合理定价和价值发现功能。
作者钱新华系重阳投资分析师,本文刊于4月28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隐性刚兑被逐步打破,短期市场可能会多一些动荡,长期看,则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助力中国经济转型。
从e租宝和中晋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倒闭,到东特钢、中煤华昱和中铁物资等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短期金融信用体系面临重构,债券市场风声鹤唳。但若从积极的角度看,隐性刚兑被打破,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归理性,对金融资产投资的期望收益率能真正和实体经济回报率接轨,长期看有利于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真正发挥合理定价和价值发现功能。
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和改革转型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9年以来就承担了较多稳定经济的功能,同样的货币投放量能拉动的短期投资增速越来越弱。实体经济回报率不断下行和宽松货币政策叠加的结果体现为金融体系的异常繁荣。如这两年的P2P市场,2016年3月末国内共有2461家P2P运营平台,比2014年初扩张了3倍,P2P贷款余额5040亿元,短短两年时间扩张了15倍,P2P综合利率从两年前的20%左右降至12%左右。理论上,互联网金融平台能以低于民间借贷的成本满足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但e租宝和中晋等平台涉嫌“庞氏骗局”,或违规为股市和楼市投资等进行配资活动。
实体经济回报率不足,聪明的资金便四处流窜推升不同资产的价格,填平一个又一个洼地。基本面不健全的商业事业伴随着较高的投机性,尤其在各种金融平台有隐性刚兑的背景下,人类的天性更是难以抗拒“庞氏骗局”和高投机收益的诱惑。所以,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打破各种不规范P2P平台的隐性刚兑,短期对信用体系有冲击,长期则有利于将投机资金疏导到实体经济。
从信用市场看,由于大量的存量债务续期滚动,加上国企央企存在刚兑信仰,使得资金要求的回报率降得非常慢,与实体经济真实回报率下降速度不匹配。刚兑信仰的存在,使投资者更加注重收益而忽视真实的违约风险,在资产端收益率和负债端成本收敛的情况下,用加杠杆等各种方式来维持收益率。债券市场的刚兑被打破,短期信用市场出现混乱,甚至有企业无责无序违约,导致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集中抛售。但长期看则能让债券市场的定价机制更加趋向合理,僵尸企业债务违约后,货币投放不需要继续输血僵尸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变得更高,金融也才能真正反哺实体经济。
若进一步延伸到股权市场,随着全社会隐性刚兑的打破,投资者风险偏好同样会下降,市场将更愿意为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支付溢价。而且长期来看,利率中枢下行,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和实体经济回报率会逐步接轨,优质权益类资产的估值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商业世界中,人们的双眼总是喜欢盯着成功的行为不放,亦步亦趋,以至于只关心利益而忽视风险。而社会上高投机收益的行为越多,人们就越等不及那些通过慢慢努力获得成功的产业,这既于实体产业竞争力提升不利,也于中国经济转型不利。总而言之,隐性刚兑被逐步打破,短期市场可能会多一些动荡,长期看,则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功能,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