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土耳其公投制造了超级总统
土耳其修宪公投结果出炉,赞成总统制的票数占比51.4%,埃尔多安达到了他的预期政治目标。土耳其公投修宪,是埃尔多安的新胜利,也会让土欧关系更恶化。欧亚之间多了一个强人政权——在欧洲眼里是民主倒退的政权。“超级总统”之下的土欧关系,是否会演化为奥斯曼帝国和东罗马帝国那样的对峙关系?值得后续观察。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21日南洋商报官网。
土耳其修宪公投结果出炉,赞成总统制的票数占比51.4%,埃尔多安达到了他的预期政治目标。
按照修宪后的总统制,埃尔多安有可能当总统到2019年。看上去,埃尔多安真有可能成为“超级总统”,或者是西方世界嘲讽的“苏丹”;因而,埃尔多安将公投结果视为“历史性的决定”——这也隐喻着他要改变历史,成为继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之后的另一位伟大政治家。
不过,埃尔多安真的可以实现他的理想吗?埃尔多安无疑是位政治强人,在其所在的正义发展党执政的15年间,他参加了5次议会选举、2次公投、3次地方选举和1次总统选举,可谓11次披挂上阵,11战皆胜;本次修宪公投是埃尔多安权力长征路上的第12次胜利。
埃尔多安的本届总统任期还有2年;按照新修订的宪法,“总统制”下的埃尔多安还有可能在2019年大选中参加竞选,而且可以连选连任,但前提是,埃尔多安要想成为“超级总统”,未来权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去年的未遂军事政变,给埃尔多安和他的党一次严厉警告;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土耳其社会已严重割裂,埃尔多安对军警、司法和教育系统世俗派精英的清洗行动,不仅激化了土耳其宗教和世俗的矛盾,也让土耳其人对埃尔多安的高压政策产生了恐惧。本次修宪公投,赞成和反对的票数相当接近——51.4%对48.6%,而不是正发党预期的赞成票在56%-58%之间。
火山口上的“苏丹”
这意味着,经过埃尔多安政治清洗后的土耳其,反埃尔多安的民意依然接近一半。在此情势下,埃尔多安即使能够如愿成为“超级总统”,也宛然是坐在火山口上的“苏丹”。“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政治哲言,值得埃尔多安细细品味。埃尔多安是赢了,正发党也赢了,但是党内精英也未必完全认可这次修宪。据媒体报道,正发党的前任总统居尔和前副总理阿林奇,就对修宪后的总统制保持了沉默。
更糟糕的是土耳其面临的外部环境。土耳其地跨欧亚,是回教国家,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位置和宗教文化传统,使土耳其这个国家很特别,一方面,土耳其是“回教世界最世俗也民主化改造最成功的国家”;另一方面,一直想成为欧盟国家的土耳其却多次申请难得进入欧盟大门,虽然土耳其是北约成员。现实中的土耳其成为夹在欧洲和中东之间的尴尬国家。
在中东反恐新变局以及难民潮涌向欧洲时,土耳其面临的“三明治夹心”困境更彰显。土耳其在中东反恐——尤其是打击回教国(IS)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譬如给美国打击IS提供军事基地,却同时也会开罪IS,土耳其境内连续发生恐怖袭击,凸显IS将报复怒火撒向土耳其;由于土耳其独特的反恐中枢作用,土耳其也希望借反恐夹带本国利益——譬如越境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但是美欧和海湾国家基于反恐大局,反对土耳其这么做;这无疑加大土耳其和西方世界矛盾。
渐渐接近俄罗斯
此外,难民潮奔向欧洲的中转站是土耳其,伴随着难民潮引发的恐怖袭击和欧洲的难以承受以及欧洲民粹主义的喧嚣,土耳其和欧洲的矛盾又激化了;尤其是聚集在土耳其的难民也为土耳其带来了更大的危险。
因而,埃尔多安开始和美国与欧洲疏离,渐渐和俄罗斯接近。最近发生的失败军事政变,彻底使埃尔多安看到了西方世界的本来面目,也使俄罗斯成为埃尔多安的朋友(俄罗斯提前告知埃尔多安有关军事政变情报);修宪公投前,欧洲国家阻止土耳其向在欧土耳其人的游说,则彻底激怒埃尔多安——斥某些欧洲国家为“纳粹行为”。
土耳其公投修宪,是埃尔多安的新胜利,也会让土欧关系更恶化。欧亚之间多了一个强人政权——在欧洲眼里是民主倒退的政权。“超级总统”之下的土欧关系,是否会演化为奥斯曼帝国和东罗马帝国那样的对峙关系?值得后续观察。(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