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吴思科: 中埃友好交往60年有四点成功经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吴思科: 中埃友好交往60年有四点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16-02-26 作者: 吴思科 

“中埃关系之所以能不断提升,外交上可总结为四点经验:一是坚持相互尊重,二是坚持合作共赢,三是交流互鉴,四是秉持和平理念。”23日,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吴思科做客人民网,以《中埃建交60周年:继承友谊 共创未来》为题对话埃及驻华大使麦吉迪·阿米尔。在谈到中埃建交60年来风雨无阻、始终同行的历史经验时,吴思科作出如上表述。

  吴思科为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24日人民网。


  “中埃关系之所以能不断提升,外交上可总结为四点经验:一是坚持相互尊重,二是坚持合作共赢,三是交流互鉴,四是秉持和平理念。”23日,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吴思科做客人民网,以《中埃建交60周年:继承友谊 共创未来》为题对话埃及驻华大使麦吉迪·阿米尔。在谈到中埃建交60年来风雨无阻、始终同行的历史经验时,吴思科作出如上表述。


  吴思科具体指出,首先,中国外交始终坚持不同国家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强调大国、小国一律平等。不管国际风云、地区形势怎么发展变化,也不管两国之间国内发生一些政治上的、政策上的调整和变动,中埃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两国关系稳步健康向前发展。


  其次,在合作共赢方面,中国强调坚持正确义利观。中国始终支持和帮助包括埃及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发展规划契合,给双方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两国对接发展规划,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援助,而是合作。这种合作是内生的力量,能给双方发展都带来活力。


  第三,文明是由不同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分。在中埃两国长期的交流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明,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强调交流互鉴。


  第四,坚持和平的理念。面对中东地区复杂局面,推动以对话方式、政治方式解决问题,是中埃两国的共同主张。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符合该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中国也视埃及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重要建设性力量。(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