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5 作者: 刘英
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渐起的挑战下,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多边贸易至关重要。《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的签署释放了各方愿推动多边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信号。但该谈判所涉及的国家多,利益不平衡、不平等现象突出,谈判将极其艰难。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茂霞系人大重阳实习生,本文刊于2月2日《国际商报》。
在日前举行的达沃斯电子商务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上,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76个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签署了《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各方愿在WTO协定和框架的基础上启动电子商务贸易相关议题的谈判,实现高标准的全球电子商务规范,并尽可能纳入更多的WTO成员。该声明对促进国际贸易、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泛滥,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中国参与其中,将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贸易双方存在利好,有助于实现高效、普惠、多边的贸易,提升贸易的福利水平。对消费者而言,电子商务平台能增加商品种类,降低商品价格,提升消费者福利。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开放性、长尾性使得边缘化消费者能有效地参与贸易,实现普惠贸易。消费者可通过平台的搜索功能实现“全球买”,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加剧商家竞争,使商品价格有所降低,进而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得到蓬勃发展。
对企业而言,电子商务利于降低准入门槛,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一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开放性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尤其是对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而言,更多中小企业能积极参与到国内外贸易中,加入到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二是电子商务能随时随地直接撮合买家和卖家的交易,减少时空限制,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而言,单一电子窗口能实现通关便利化,有效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跨境成本,极大改变了贸易方式。
电子商务有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重塑国际贸易格局。作为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新型贸易方式,凭借便利化、开放性、多边性的特点,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得相对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也能有效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贸易体系,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因此,在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进行多边电子商务谈判,有助于重振WTO谈判功能,降低电子商务跨境成本,推动新型贸易的发展,实现普惠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重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网民超过4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4%;2017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8%,占全球零售总额的10.2%。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市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网上零售额7.2万亿元,增长32.2%,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额增长80.6%,对推动世界贸易和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有望突破12万亿元,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一。
中国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支持在WTO框架下推进电子商务谈判。2016年中国向WTO提交了有关电子商务议题的谈判方案,主要涉及创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的政策环境、建立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增加跨境电商政策框架的透明度等多个方面。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与论坛的电子商务合作议题,促成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工作组并达成了《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
电子商务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通过“丝路电商”等模式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贸易合作的发展。中国已与十多个国家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机制,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电子商务水平。
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渐起的挑战下,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多边贸易至关重要。《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的签署释放了各方愿推动多边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信号。但该谈判所涉及的国家多,利益不平衡、不平等现象突出,谈判将极其艰难。虽谈判之路漫漫,但相信各方终将携手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重启WTO的谈判功能,维护有序的世界贸易体系。作为贸易第一大国,未来中国须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谈判进程,与世界各国共享电子商务发展经验,促进数字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