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6日《香港文汇报》。
4月6日-7日,“习特会”这场世界上最重要的首脑会晤将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进行。分析家们自然会联想到习近平主席和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习特会”与“习奥会”相比,中美两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国家的角色没有变,而且中国的地位更重要,在全球的感召力更强。当时的奥巴马在亚太和全球享有崇高的威望,现在特朗普在美国和西方却成了异类,相反中国则成为引领全球化的新旗手。
冀确立合作共赢关系
从奥巴马时代到特朗普时代,中国对美国的立场没有变化,期待两国能够建立平稳、合作、共享的新型大国关系。特朗普的一些言行虽为美国和世界侧目,但其现实主义特色更强。为“美国优先”,特朗普一再冲破美国政治正确的底线,和美国精英界为敌。而且,他也和西方盟友对着干,他对奥巴马时代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弃如敝履,支持英国脱欧并且成为欧盟内右翼政党的榜样。他甚至要在美墨边境建墙,不怕美国和西方世界将其视为种族主义者。他还废除了奥巴马时代的清洁能源政策,和全球的环保主义者为敌。
特朗普另类,但不虚伪;他看上去令人讨厌,却又似乎很真诚。相比起特朗普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上向盟友的猛烈冲击,他对中国的态度激烈但又节制。从对一个中国政策的非议到和蔡英文通话,从指责中国抢夺美国饭碗到发誓上任第一天就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特朗普很不喜欢中国。但特朗普又是很聪明的现实主义者,他迅速采取了纠偏措施,使中美关系进入正常状态。他虽然继续将中国视为汇率操纵国的“冠军”,但是并没有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更重要的,就在此前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东亚三国行中,中国是压轴,而且对中美关系定位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显然是中方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也为中美元首庄园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中美元首庄园会的举行,凸显中方对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是成功的。同样,对于特朗普习惯性的“大嘴巴”,中方也不必太在意。就在中美两国元首会前,特朗普总统又发推文向中国发难了,称中美两国元首将是“很艰难的会晤”,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就业流失负有责任等。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国家贸易壁垒的2017报告,报告称盗窃商业秘密是“严重问题”,作恶者依然在“逍遥法外”,并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与这些作恶者“相联系”。当天下午,特朗普还签署了两份和贸易相关的行政命令:一项授权商务部调查造成美国与别国之间巨额贸易逆差原因,一项授权国土安全部强化“双反调查”执行力度。这些,也被舆论场解读为和中国相关。
贸易纠纷有缓冲空间
“习特会”前向中国呛声,并不令人意外。这既符合特朗普的性格,也是以此向中国施以“下马威”,以便获得主动权。也有分析认为,从克林顿政府到小布什政府,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向为中美结构性矛盾。在两国元首会前,美国政府会通过呛声中国的方式以换取中国的“回礼”或者让步。特朗普不过是在重复美国历届政府老掉牙的策略。但我们必须看到,中美贸易冲突事实上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一方面,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构成了利益攸关的关系,双方贸易战不会失控。另一方面,对于特朗普关切的人民币汇率和美国对华逆差,中方的回应是中方不会通过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而且中国也给出了美国减少贸易顺差的方案——增加对华民用商品的出口,如向中国出口核电站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最终也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到了美国,这有助于特朗普在美实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和中国做生意的特朗普会明白中美贸易间的基本逻辑和道理。而且,仅就贸易纠纷而言,中美完全可以在消解分歧的基础上实现符合两国利益的深度合作。而且,特朗普没有奥巴马时代要继续领导全世界的野心和虚荣,特朗普所要的无非是美国优先和重新伟大,不想在南海和中国有太多纠缠。这样,奥巴马时代在南海布下的中美关系的定时炸弹,在特朗普时代反而被“拔掉引信”。
不要指望“习特会”能够消解中美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但“习特会”有的谈就是中美两国的幸事。只要两国元首有的谈,两国关系就能做到风险可控。(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