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美新驻华大使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的知华背景,既是他出使中国的便利条件,但也是他的外交负担。一方面,中国对其有更多的愿景,期望其能够更好地润滑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尤其是当媒体关注点放在他和习近平主席非同寻常的关系上时,布兰斯塔德的负担可是双份叠加的——中国的期待与美国的关切。老布能“hold"住吗?尤其是美国总统川普,是个特别利用人际关系追求美国利益最大化的政客,老布能让其满意吗?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1日中国网。
6月28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在北京首度会见中外媒体,“希望在习近平和特朗普之间担任沟通桥梁的角色”,进一步扩大中美两国的经贸合作,以及协助解决摆在两国面前的挑战。
布兰斯塔德是资深的美国政治家。尤其是,他和习近平主席有超过30年的交情。2011年受邀访华期间,曾经受到习近平主席的热情款待。去年11月,布兰斯塔德访问了河北省,签署了3个农业项目。看来,布兰斯塔德对中美农业合作颇感兴趣。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强调,要推动美国农副产品向中国出口。
因而,布兰斯塔德被中美舆论视为知华派。在其和媒体界的见面会上,中国媒体也对这位看上去像是“肯德基爷爷”的新大使,颇有好感。但是美国大使是个重要职位,不管是知华、亲华和反华,都不能忽略了作为中美两国外交纽带的使命。
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的美国新大使,仅靠和中国国家主席的私人关系,以及眼睛紧盯着美国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是远远不够的。想想其前任的前任——华裔大使骆家辉,当时中国对其华裔身份充满期待,认为骆家辉会让中美关系走得更近、变得更密切。但是,华裔身份的骆家辉,却让中国人失望了。除了中国人自以为地模糊了骆家辉的华裔身份和驻华大使的使命,骆家辉也过于刻意自己的华裔身份——也许为了避免让美国人说闲话,他表现得比“原汁原味”的美国人还美国。
布兰斯塔德的知华背景,既是他出使中国的便利条件,但也是他的外交负担。一方面,中国对其有更多的愿景,期望其能够更好地润滑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尤其是当媒体关注点放在他和习近平主席非同寻常的关系上时,布兰斯塔德的负担可是双份叠加的——中国的期待与美国的关切。老布能“hold"住吗?尤其是美国总统川普,是个特别利用人际关系追求美国利益最大化的政客,老布能让其满意吗?
另一方面,老布是外交菜鸟,如果他按照美国人的思维在中国大谈美式意识形态,宣示美国式倨傲,他在中国的那点老关系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老布在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现得很出彩。他在经贸、知识产权保护、南海、朝鲜等一揽子议题上得到了挑剔的参议院大佬们的认可。
同样,这种认可也代表着期待,而且是国会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审视中美关系的议员们的期待。因而,老布未来的挑战多着呢。
老布还算很清醒,他承认中国关系是“多维度的”。有此认知,他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也应该多维度,而不是采取线性思维。
中美关系的多维比想象中的更复杂。虽然中美关系摆脱了奥巴马时代的南海困扰和地缘经济困局(TPP),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让中美经贸矛盾更为突出。虽然中美两国元首会达成了贸易谈判的百日计划,而且近日公布了两国达成的诸多共识——其中就包括老布关心的中国进口美国牛肉。然而,这些共识能否得以落实还要看中美关系能否健康发展。
当然,两国元首庄园会后也使中美走上务实发展的道路。7月份两国元首还会在G20峰会进行第二次会面,年内特朗普还将访华完成第三次“习特会”。这有助于布兰斯塔德做好“沟通桥梁”的角色。但是,中美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譬如朝鲜核导以及萨德入韩,当然也包括中美之间传统的3T(台湾、贸易和西藏)矛盾以及南海冲突等。
布兰斯塔德要不辱使命,并不容易。(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