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特朗普何以陷入失败主义怪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张敬伟:特朗普何以陷入失败主义怪圈

发布时间:2017-04-07 作者: 张敬伟 

特朗普的尴尬在于,他由一个坦率聪明的商人变成了鲁莽愚蠢的总统,美国人难以接受,国际社会也承受不了。如果特朗普要做一个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预期的合格总统,只有改变别无他途,就像他在中美关系的问题上接受国务卿蒂勒森的建议,通过确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确保中美关系回归常态。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4月7日《联合早报》。


  特朗普正在成为全球的美国笑话和美国人的白宫笑谈。


  迄今为止,特朗普传递出来的另类声音,已经让国际社会习以为常。他的颠覆性动作也纷纷成了失败品——两版“禁穆令”遭遇精英社会和主流民意的抵制,响应者寥寥。他迫不及待地废除的奥巴马《平价医保法案》,也成为更鲁莽的决定。


  3月6日,特朗普和共和党拿出了取代奥巴马医保法案的替代方案《美国医疗法案》,这一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以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美国人购买医保,同时消减政府补贴。但是由于该法案无法在众议院获得足够的支持,不仅民主党反对,共和党的保守派和温和派也反对。因此,共和党的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撤回了原定于24日下午表决的新医改法案。


  民主党议员在欢庆胜利,特朗普则赌气强调,就让奥巴马医改爆炸吧,他会进行新的税改。当然,他也不忘向反对他的共和党发牢骚,指责他们不配合自己。和特朗普关系不睦,或者已经和特朗普截然对立的美国媒体界,则将此视为特朗普的“挫折”和“失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调侃,进行了七年的努力以根除“奥巴马医改”,结果却以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失败告终。美联社则称这是一个“令人羞耻的挫折,对于新总统来说是一个惊人的失败”。《纽约时报》也认为是“一个显著的失败”。《华尔街日报》的分析称,还有更大的问题在等着特朗普和保罗·瑞恩,尤其是税改和1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


  特朗普的失败并不令人惊奇。其好斗的出格言论,以及用行政命令追求高效执行力的做法,都和美国的政治传统不合辙。作为世界上最典型的民主国家,美式言论自由却有着不容过界的政治底线,如种族歧视和孤立主义。特朗普以总统身份滥用了美国的言论自由,不管其言是否属实,也不管是否和底层民意形成了共振,但就是不能说,一说就是错,就会被精英阶层和主流舆论打入另册。


  此外,美国行政权受国会制约并受媒体监督,白宫的政策选项要经过国会和舆论充分的博弈才可能执行。特朗普要的是权力释放的酣畅淋漓和行政效率的快捷,这又犯了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传统的大忌。


  于是,在特朗普看来“虚伪的美国媒体”和无所事事空谈误国的国会两党,都成了他的敌人。奥巴马时代,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国会都不喜欢其强推《平价医保法案》,但在特朗普时代,这一方案却成了反对特朗普主义的武器。其实,美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逢特必反”的政治现象,主流社会甚至设想了特朗普一个任期都干不完就下台的情景,要么军事政变,要么弹劾,甚至不用弹劾就自动下台。


  作为成功的商人,特朗普却是个失败的总统,起码现在是。但其未必不是一个坦率的人,他执着于兑现选民承诺的行政命令,他对美国政府贪大求全(追求全球领导地位和显摆自己的软硬实力)、精英阶层满足自由主义但占据更多资源,并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美国不加节制地吸收更多移民、在地球上花费更多金钱和通过战争去确保自由世界安全等等做法直言不满,并且要美国放弃更多和自己无关的义务,努力做好美国自己的事。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过于粗糙和武断,显得没有政治智慧。


  特朗普的尴尬在于,他由一个坦率聪明的商人变成了鲁莽愚蠢的总统,美国人难以接受,国际社会也承受不了。如果特朗普要做一个符合美国和国际社会预期的合格总统,只有改变别无他途,就像他在中美关系的问题上接受国务卿蒂勒森的建议,通过确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确保中美关系回归常态。


  特朗普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他在中美关系上的调整,除了中美两国的国力使然,还在于中国对其态度相对温和。同样的还有美日关系,安倍晋三对特朗普的态度是极端谦卑。


  但是美国国内,特朗普和精英世界已经结下了梁子,双方针锋相对,难以缓和。美国的欧洲盟友,对待特朗普也是同样的态度。就此而言,特朗普任期之内,在内面临着内乱不止、政策难出国会山庄的困境,在外也会被一众西方盟友所孤立。美国的传统对手,譬如中国甚至俄罗斯,也许不会成为特朗普的朋友,但特朗普治下的中美、中俄关系却相对简单了许多。


  白宫的现主人陷入了手忙脚乱、践行失败主义的陷阱。(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