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阳问答:如何看待央行放开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阳问答:如何看待央行放开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市

发布时间:2016-02-26 作者: 重阳投资 

我们认为,进一步向海外机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市有利于吸引海外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加速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提升,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

  本文刊于2月26日重阳投资公共微信号。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央行放开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市及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A: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2016年3号公告,取消额度限制,简化管理流程,引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根据《公告》,在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各类金融机构面向客户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均可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我们认为,进一步向海外机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债市有利于吸引海外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加速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提升,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


  首先,进一步开放银行间债市旨在引入海外中长期资金。此前,只有QFII、RQFII、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可以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且QFII和RQFII受到投资额度限制。《公告》进一步把银行间债市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到几乎所有类型机构投资者,这既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引入海外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仍然较强,资本外流压力较大。放松境外机构投资者准入有利于扩大证券项下资本流入规模,缓解资本外流压力。


  其次,政策鼓励中长期投资,警惕短期投机资金。《公告》虽然面向所有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市场,但同时也明确指出“鼓励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并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这种明确的表态意味着央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中长期投资和短期投机进行有效区分,并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对海外资金的进出及结售汇等进行有效管理。


  最后,放松境外机构准入有利于为国内资本市场引入增量资金。目前我们尚不清楚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市及资金进出管理方面的具体细节,但如果投资额度上确实没有限制,这将有利于中国市场纳入各类国际债券指数。鉴于国内债券市场仍然相对封闭,目前我国仅有部分海外发行的美元债纳入了新兴市场债券指数。考虑到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国内日益增长的债券市场规模,一旦放开银行间市场外资投资额度限制,中国债券市场将会被纳入新兴市场债券指数,进而吸引海外债券ETF等中长期投资资金入市的概率将大幅上升,这无疑将加速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的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