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何伟文: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要把重点落在法律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何伟文: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要把重点落在法律上

发布时间:2015-10-29 作者: 何伟文 

根据凤凰国际智库的民调显示,中国企业大部分走出去的程度较浅,时间较短,投资金额相对比重较小,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不具有政策解读能力和贸易规则的运用能力。除了TPP之外的很多的自由贸易体,很多企业并不能对这些规则及时的掌握解读甚至作出调整。在企业真的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怎样很快的迅速了解政策变化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对于中国企业家面临的这些难题和需求,专家在凤凰国际智库研讨会上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受访者何伟文系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28日微信公众号“凤凰国际智库”。


  根据民调显示,中国企业大部分走出去的程度较浅,时间较短,投资金额相对比重较小,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不具有政策解读能力和贸易规则的运用能力。除了TPP之外的很多的自由贸易体,很多企业并不能对这些规则及时的掌握解读甚至作出调整。在企业真的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怎样很快的迅速了解政策变化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对于中国企业家面临的这些难题和需求,专家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我觉得网上自贸区谈判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但是从目前的理解,它还是传统自贸区谈判但有增加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内容和条款以及是相关的规则。到目前阶段,跨境电子商它的规则、实践和内容是所有的自贸谈判不能回避的,而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探讨新的规则。第二方面呢就是突围,如果我们跨境电子商务能做得很好,那么实际上所节省的成本要超过了关税的差距,这点应该要看到。正如我们现在为什么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转到越南转到孟加拉,这主要是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得太快,绝不是关税能够解释的,所以我们的出路不应该仅仅盯住在TPP关税差了多少,而是要看在更大的层面,绕道超车,就是绕过传统的自贸区的瓶颈。


  同时另一方面,从国家从政府来讲,政策往往都是走在实践的后面,如果先有实践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要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了新的政策,所以政策要不断的发展,要适应新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呢,就是我们的实践也要是在规则内进行,我们需要考虑怎么样把规则制定得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而且可以引领世界,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是缺乏对当地社会经济具体的了解,因为任何项目不管是什么,如果不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没有当地经济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再好的项目都是零。所以我们第一要了解当地的需要,有需求有盈利有前景可行。


  第二个,企业走出去必须要把重点落在法律上,第三个是本土化,也就是说经营人才要用当地人才,不管是管理还是销售、会计,都用当地人才。正像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他们现在70%、85%的中层以上人员都采用中国人来做,我们需要把这三方面解决好。


  至于说文化差异大这个话题,其实很多不是文化上的差异,而是法律上的差异,我们不要把简单的东西都归到文化上,任何一个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符合当地状况,到了美国我们就要变成美国公司,到了新加坡就要变成新加坡公司,到了英国我们就是英国公司,我们要符合当地的社会经济需要,当地的法人地位,遵守当地的法律,用当地人才,这些做到了,企业走出去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难得不得了。(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