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文《环球时报》英文专栏之二十三:警惕“负”时代正在到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王文《环球时报》英文专栏之二十三:警惕“负”时代正在到来

发布时间:2020-02-04 作者: 王文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让中国人2020年春节过得很虐心!没有聚会,出行受阻,“新年”的味道似乎都没了。这令一向乐观的中国人变得更谨慎。这些年,太多不可测的事件发生,通过网络放大了传播效应,冲击了人们对“正向”(positive)未来的预估,削弱了人们对进步主义发展逻辑的社会信仰。尤其是近些年,许多过去很少出现的“负向”(negative)现象正在全球各地普遍发生。

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英文版刊于2月4日《环球时报》英文版“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让中国人2020年春节过得很虐心!没有聚会,出行受阻,“新年”的味道似乎都没了。这令一向乐观的中国人变得更谨慎。


以前中国人可不这样!十多年前,曾有调查数据显示,94%的中国人相信“明天会更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日本(45%)、新加坡(66%)。我估计,若现在再调查,这个数据可能还会远远领先,但应该不会那么高。


这些年,太多不可测的事件发生,通过网络放大了传播效应,冲击了人们对“正向”(positive)未来的预估,削弱了人们对进步主义发展逻辑的社会信仰。尤其是近些年,许多过去很少出现的“负向”(negative)现象正在全球各地普遍发生。


最令人关注的“负向”现象是“负利率”。“负利率”政策在各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史上是罕见的。然而,近年来,约20个国家推行“负利率”货币政策。对那些政府而言,实现“负利率”政策,意在促进社会消费与企业借贷,进而希望提升本国经济。但对那些国家的民众而言,“负利率”意味着存款将贬值、投资可能亏损的高度不确定生活。短期内,“负利率”或许将有助于经济增长,而长期看,“负利率”将推动过度消费、激进投资,银行风险加剧,产生新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二是“负增长”现象。“负利率”与“负增长”密切相关。近几年,意大利、土耳其、阿根廷、俄罗斯等主要大国都曾出现过多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各国为防止经济“负增长”频繁出现,推出了各种激进的经济金融政策,包括负利率。但恐怕仍难以抑制另一类“负增长”现象,即“人口”。大多数欧洲国家、日本的劳动力不足,人口总量下降,经济政策乏力,发展预期令人悲观。


三是“负作用”。与二战结束时,美国作为世界领袖,带领各国走出衰退不同,现在的美国并没有起到“正向”影响,反而发挥着世界发展的“负作用”。各种“退出”,令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面临崩溃的可能性;各种“党争”,令民主制度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各种“贸易战”,令世界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霸权大国的“负作用”,是国际政治理论需要重新解释的现实。


四是“负能量”。这是来自当代青年一代的新变化。传统时代,年轻人代表着朝气、创新与向上的力量,推动着20世纪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科技信息化的空前繁荣。而现在,全球许多青年人变得颓废、迷惘甚至抱怨。2019年,在香港、智利、法国等人们印象中的发达区域,青年人都陷入深深的“抱怨政治”。他们涌向街头,采取暴力手段,导致了许多地方的社会失序、混乱。



相比世界许多地方的“负”,中国的“疫情”只能算是短暂的冲击。这个春节,数百万官员、医务与市政、建筑,媒体人员都放弃假期,加班加点。十天建成医院、数百亿元的捐赠、14亿人全面配合政府隔离与居家政策,没有骚乱,没有失序,这令人看到“正向”力量在中国的强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仍是世界上“正”字最多、“负”字最少的国家。


不过,中国人恐怕需要有心理转型与升级:国际竞争的残酷、地球环境的恶化、全球经济增长的乏力、未来一代的压力都令中国可持续发展、民族复兴变得更难。


其实,中国决策层已有对困难的充分估计。近两三年,习近平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和几十代人去完成。几代人是100年,十几代人就是几百年,几十代人就是上千年啊!


在“负”时代下,国家崛起就像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耐力跑。从这个角度看,类似肺炎疫情的不确定冲击,在未来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恐怕还会经常出现。但只要应对得当,就没什么值得恐惧的。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坦然面对“负”,勇敢坚持“正”,每个人的心理就会变得更成熟。(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