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重阳投资:如何看待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及未来通胀形势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阳投资:如何看待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及未来通胀形势

发布时间:2016-03-25 作者: 重阳投资 

春节以后,国内市场以猪肉、蔬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并未如期出现季节性回落。相反,食品价格近期再度出现明显上行,加大了潜在的通胀压力。我们认为,当前国内整体通胀压力完全可控。但同时,在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大背景下,市场通胀预期有所增强,导致潜在通胀上行风险有所提高。鉴于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及资产价格对于利率上行风险的敏感度较高,由此对于潜在通胀的跟踪和判断对于投资者将会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刊于3月25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看待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及未来通胀形势?


  A:春节以后,国内市场以猪肉、蔬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并未如期出现季节性回落。相反,食品价格近期再度出现明显上行,加大了潜在的通胀压力。我们认为,当前国内整体通胀压力完全可控。但同时,在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大背景下,市场通胀预期有所增强,导致潜在通胀上行风险有所提高。鉴于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及资产价格对于利率上行风险的敏感度较高,由此对于潜在通胀的跟踪和判断对于投资者将会变得更为重要。


  我们判断,当前国内通胀仍然呈现结构性特征,总体通胀压力可控。从1-2月的情况来看,尽管2月CPI同比上涨2.3%,但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7.3%,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仅上涨1.0%。事实上,2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涨幅由上月的1.5%降至1.3%。食品中,涨幅较大的蔬菜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寒冷天气影响;而猪价上涨主要受供给持续收缩影响。2月,中国台湾CPI同比涨幅跳升至2.4%,同样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快所导致。


  放眼全球经济,在需求疲弱的宏观背景下,通缩压力仍然大于通胀风险。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具有通胀压力的只有两个国家,一是经济健康复苏的美国,二是处于滞胀状态的巴西。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率先实现了去杠杆,与中国所处经济周期不同。巴西的滞胀则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货币大幅贬值、缺乏制造业基础、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与中国国情也有很大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前出现通胀风险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尽管如此,在国内信贷增长较快背景下,通胀预期有所上升,因此需要密切关注通胀上行的潜在风险。2015年下半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再次加速,特别是今年1月社融规模创历史新高,带动一线城市房价暴涨。诚如弗里德曼所言,通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环境下,社会通胀预期在加强,通胀风险由此趋于上行。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下,宏观经济及资产价格对利率上行风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对于潜在通胀的跟踪和研判将会更为重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