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1 作者: 重阳投资
4月20日,A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幅调整:上证失守3000点,收于2972.58点,跌幅2.31%,创业板指更是大跌5.6%。在此,与各位一样关心市场的小璇子诚邀重阳几位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一起盘点市场,研判后市。
本文刊于4月21日重阳投资公众微信号。
4月20日,A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幅调整:上证失守3000点,收于2972.58点,跌幅2.31%,创业板指更是大跌5.6%。在此,与各位一样关心市场的小璇子诚邀重阳几位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一起盘点市场,研判后市。
小璇子:开场的第一个问题,问一个犀利点的。伟荣,几天前你写了一篇充满哲学思维的文章《用第二层次思维看待当前市场》,认为当前一致预期的结果可能是市场反复震荡向上。这个“震荡”还挺大的哈?
吴伟荣:“震荡”的幅度确实超出预期,这正是市场的魅力。预测总是困难的,但如果是基于客观理性的判断,即使错了也能无愧于心,承受压力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论据和逻辑。
小璇子:那么,经过反思后,你改变了之前的判断吗?
吴伟荣:没有,我仍然认为发生股灾的可能性较小。
去年8月底的股灾触发因素是汇率超预期贬值,引发全球资产的动荡;今年1月初则主要是外围因素叠加了熔断;这次没有很明显的因素,可能是对债务违约和货币转向的担心。债务杠杆依旧在高水平上持续提升,不过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尚不足以酿成系统性风险。货币转向个人觉得只会是微调,一方面经济反弹基础薄弱,另一方面物价上涨虽然可虑,但也还看不到很坏的情况。市场放大了负面的影响。
小璇子:对于市场普遍议论的引发“4·20”暴跌的两个原因——信用债违约和货币政策转向,各位怎么看?
谭伟:我认为这两个原因都比较牵强。
首先,信用债违约要导致股市被拖累,逻辑在于出现流动性危机。但经过2013年的钱荒,央行应该不会让这种情况再度发生。从长期来看,信用债违约会使无效的资金占用降低,触碰刚兑,反而利好优质的债券和股票。
另一方面,虽然相关人士表示货币政策会更加稳健,但这更多的是针对一季度天量信贷和社融的表态,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收紧。在目前经济刚刚出现企稳迹象的时候,供给侧改革步入深水区,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应该是共识。
小璇子:那么暴跌的原因是否还要更多从估值和博弈面来解释?
陈苏明:是的。考虑到之前几天,市场在一季度和3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和外围市场回暖的情况下“该涨不涨”,而昨天在久盘之后没有实质利空的情况下,也能暴跌,市场对潜在或有风险因素如此敏感,反应如此激烈,反映当前市场整体并不强势。去年6月以来连续三次股灾在投资者心中的阴影依然存在,市场博弈特征明显,捕风捉影的“利空”也能导致羊群效应般抛售。
小璇子:怎么理解市场博弈特征明显?
谭伟:昨天成交量明显放大,可以看出很多之前犹豫不决的投资者,在恐慌情绪带动下选择离场,这反而降低了后面进一步暴跌的概率。
即使在昨日的大跌之前,大部分投资者也是谨慎的,并未出现情绪高涨的氛围。从同行的反应来看,这次大跌的伤害程度比前几次要小,很多人仓位不高。同时,昨天的大跌中,大多数股票的跌幅比上次要小。这些细微变化都表明市场结构比之前要稳固。
小璇子:最后,我要问大家一个“最具市场魅力”的问题了。你们怎么看后市?
王明聪:经过昨天的急跌之后,个人倒对后市的看法更加乐观一些了。本来大家仓位并不高,又来了这样一条大阴线,利空更加小了。市场出现大涨和大跌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小的,更有可能是慢涨或者阴跌。投资者还是这么害怕下跌,那市场就比较难跌下去。摔一跤之后更大可能是重新慢慢往上磨。
陈苏明:目前促进市场企稳反弹的大格局没有变化,市场大概率不会重现股灾4.0。首先,经济持续企稳反弹,市场可能低估此轮经济反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性,尤其是对企业盈利恢复的作用,正在披露的一季报可能会逐渐给市场更多信心;其次,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不变,二季度后可能信用政策会回归中性,但货币条件依然会保持适度宽松状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