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英:美联储缩表倒计时为何市场集体恐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刘英:美联储缩表倒计时为何市场集体恐慌?

发布时间:2017-08-15 作者: 刘英 

7月2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宣布维持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1%-1.25%不变,同时继6月份议息决议将缩表要符合一定利率水平的条件去除后,进一步提出要迅速缩减资产负债表(简称“缩表”)。人大重阳研究员刘英认为,为应对美联储缩表风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协调货币政策,包括金砖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8日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

  7月2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宣布维持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1%-1.25%不变,同时继6月份议息决议将缩表要符合一定利率水平的条件去除后,进一步提出要迅速缩减资产负债表(简称“缩表”)。同时,美联储表示今后将会综合运用加息和缩表两种手段来调整美国货币政策。这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缩表的预期。

  美联储缩表箭在弦上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目前高达4.5万亿美元,这源于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美联储为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不断购买抵押支持债券(MBS),而将其资产负债表由原来的8000亿美元的规模扩展到了4.5万亿美元的规模。

  所谓的QE是指在2007年美国深陷金融危机之时,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为零但仍无法救市,因无法纾困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风暴中,为缓解信用枯竭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多次从市场上购买MBS及国债,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扩张到近六倍的庞大规模。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货币政策回归,美联储需要缓慢恢复资产负债表。那么,美联储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手段呢?首先,在货币政策上缩表相对于加息来说更为灵活,不会硬性地直接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其次,美联储主动缩表会释放其所持有的优质金融资产,解决资产荒的问题,同时回收投机性资金,这有利于增加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再次,缩表也有助于缓解美联储加息后的短期利率上行和长期利率下行的“格林斯潘之谜”。增加长期债券资产的供给,实现整体收益率曲线上移。因此,美联储缩表有助于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支撑美国高企的资本市场,部分缓解资产荒。

  缩表会给带来哪些风险?

  从美国现实看,美联储一缩表市场就恐慌。早在2016年4月8日,美联储前任主席沃克尔、格林斯潘、伯南克和现任主席耶伦一起座谈,耶伦只是提及缩表就引发了市场的猜忌和紧张。2016年5月纽约联储只是宣布将出售不超过四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国债出售不过2.5亿美元,MBS出售不过1.5亿美元。但这一小规模压力测试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情绪飙涨。

  此外,缩表还可能引发本国政治风险。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与欧洲尤其与德国的关系并不融洽,而英国退欧、欧洲大选尘埃未定,朝鲜核问题、中东问题持续发酵。在美国经济复苏及全球经济复苏处于关键转折点,全球化面临阻力的背景下,美联储缩表所导致的美元回归或将引发美国与他国矛盾进一步增加,进而引发政治风险。

  美联储缩表还将引发其他国家的经济风险。美联储缩表回收流动性可能引发利率上行,利差上升,这将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分别导致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拉美危机、日本泡沫和东南亚危机。

  通常情况下,缩表部分利好股市、利空债市,但是此次议息会议期间美元指数应声大幅回落,刷新今年以来93.45的低位。缩表预期还将引发股市、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又一轮波动。

  如何应对缩表风险值得探讨

  为应对美联储缩表风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协调货币政策,包括金砖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加强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加强金融监管。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中国从本世纪以来一直持续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而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9%的成绩单,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绩,逐渐将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实体经济也在稳健增长,这都显示我国经济早已具备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变化的能力。(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