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创新将带来新的黄金十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创新将带来新的黄金十年?

发布时间:2013-12-02 作者:  

一项创新活动从发明到授权到应用直至最后产生经济效益,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因而经济会在创新活动达到峰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繁荣期,市场上随之出现过度投资行为。这时,创新的机会成本较高,创新变得不划算,长期不间断地高速增长会让人们觉得生活会久富裕下去,人们对工作热情开始减退,也不愿意冒风险。创新活动逐渐陷入低潮,企业无法实现预期利润,从而会减少投资,经济步入衰退阶段,直至下一次的创新热情的到来,经济才会重新进入繁荣期。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五年多了,不但欧美不见好转,就连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下降很多。看起来好像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束手无策,人们不仅担心经济危机是否会长期延续下去。事实上有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却是经济危机不是坏事,可以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进入繁荣。这位大师就是熊彼特,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繁荣和萧条的周期性特征,每一次萧条都包含着技术革新的可能,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他的说法创新不是独立、均匀分布的,而是扎堆出现的。因为技术或生产方法的创新,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家最早出现了,他们的经济活动促使了其他企业家的出现,企业家以递增的数量出现。少数人在经济停滞阶段依靠创新获得了成功,许多困难就会消失,其他人可以追随这些先驱者,通过逐渐克服障碍,直到最后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熟悉且自由选择的事情。这一过程就是繁荣的过程。随着创新活动的减弱、对投资需求的降低和企业家数量的减少,经济又会过渡到萧条。缺乏创新是萧条的主要原因,在周期的波谷,当过时的技术所带来的利润低得令人不堪忍受时,资本才能勇于承担风险,并开始依赖资本创新。基本创新将在萧条阶段成群出现。熊彼特关于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具有深刻的意义,他还提出了熊彼特周期,认为经济中同时存在着40~60年的长周期,9~10年的中周期,2~4年的短周期。熊彼特周期在英国等很多国家得到验证。


  中国是否也存在熊彼特周期呢?经研究发现答案是肯定的。当经济萧条时,利润普遍下降使创新的机会成本降低,于是企业家乐于投资于技术创新活动,因而在经济下行阶段,容易出现创新活动的相对活跃期。起初小规模的创新活动会减少创新的障碍并带来后续的更大规模的创新热情,创新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集中爆发。


  一项创新活动从发明到授权到应用直至最后产生经济效益,大约需要5年的时间,因而经济会在创新活动达到峰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出现繁荣期,市场上随之出现过度投资行为。这时,创新的机会成本较高,创新变得不划算,长期不间断地高速增长会让人们觉得生活会久富裕下去,人们对工作热情开始减退,也不愿意冒风险。创新活动逐渐陷入低潮,企业无法实现预期利润,从而会减少投资,经济步入衰退阶段,直至下一次的创新热情的到来,经济才会重新进入繁荣期。

 

 

中国潜在生产率与授权专利数量变动趋势图(1988—201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笔者进行了HP滤波分解。

 

      上图给出了中国潜在增长率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创新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确实处于低潮期。在经济繁荣的2000—2007年间,创新活动在2000—2005年间一直在谷底徘徊,从2006年开始,创新活动的热情才重新高涨。


  考虑到5年左右的滞后期以及中国产研结合可能出现的延迟,创新持续增长的积极作用会在2012年之后逐渐显现。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不仅要看到当前潜在增长率的下滑,更应该看到创新发明活动的迅速高涨,2011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这些创新正在为未来的增长积蓄力量。即便金融危机可能会放缓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对中国经济增速会大幅下滑的担心大可不必。只要政府为技术创新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国就可以实现“知识崛起”,创造新的“黄金十年”。(作者周游,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