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1 作者: 张敬伟
美俄之间若无中导条约的约束,双方将陷入导弹部署的无序状态。全球也将因为此起彼伏的军事竞赛而陷入危险状态。因此,没有中导条约,将拉开全球野蛮军事竞赛的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毁灭世界的魔鬼,恶化了全球安全环境。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30日中国网。
美俄针锋相对,中导条约名存实亡。
6月26日,俄罗斯议会上院通过暂停履行中导条约法案,提交普京总统签署。这是俄罗斯因应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新举措。2月2日,美国宣布启动退约程序,强调若俄罗斯不恢复全面履行该条约,条约将在6个月后终止。3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正式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俄罗斯议会的新动作,意味着美国所谓“6个月”的期限失去了意义。中导条约寿终正寝几成定局。
美国退约在前,俄罗斯紧随其后,双方都将退约责任推给对方,已成难解死局。肯定的是,美俄较劲式退约,凸显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也让全球安全环境变得更糟糕。俄罗斯议院上院通过暂停履行中导条约法案当天,北约国家就开始商定对俄退约后的政治军事措施,俄罗斯则强硬回击,若北约挑衅俄将以军事措施回击。
美国、俄罗斯和北约的连锁反应,也凸显中导条约失效后全球安全形势开始失衡恶化。
中导条约全称《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87年12月8日由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条约禁止双方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美俄之间若无中导条约的约束,双方将陷入导弹部署的无序状态。全球也将因为此起彼伏的军事竞赛而陷入危险状态。因此,没有中导条约,将拉开全球野蛮军事竞赛的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毁灭世界的魔鬼,恶化了全球安全环境。
“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军事竞赛上尚有节制之意,在核裁军上也有基本共识。当时危险的均势和力量的平衡,依然给全球和平带来了希望和愿景。毕竟,那个时期的集团利益和美苏盟主意识,尚有理性逻辑和责任担当。现在,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不断退出和其强国地位相称的全球责任,从巴黎协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TPP到伊核协议,从万国邮联到人权理事会……差点就要退出WTO,就差联合国了。
总之,不管什么组织,只要特朗普自己认为不符合“美国优先”,美国就会“退群”。相比其他“退群”,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危险更大,因为该条约牵系着美俄两个国家。美国退出,俄罗斯也就失去了履约的意义,由此产生了美俄军事竞赛和重蹈“冷战”的危险,并将带来不可预知的全球风险。
一方面,美俄之间的军备竞赛将会失控,美俄之间很容易面临超越美苏“冷战”的“热战”。中导条约的“紧箍咒”失效,两大军事强国在陆基中程、中短导弹的竞争将趋激烈。美国重举“战斧(导弹)”,俄罗斯也会针锋相对。即如普京所言,俄罗斯像烈士那样视死如归,侵略者将无耻死去。美苏时代对峙的双方还会理性节制,美俄没有中导条约的羁绊,就很容易擦枪走火。
历史告诉现实,当年“冷战”——美苏集团也只是将战争威胁推向临界,美苏之间并未爆发大规模战争。双方签署中导条约可视为美苏两强危险均势的成果。但是,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引发的美俄军备竞赛是“赌气”性质的,从美俄两国严峻的现实和两国领导人的表态即可看出两国针锋相对的意味。在此情势下,美俄面临擦枪走火的“热战”,全球迎来不确定的危险态势。
另一方面,1987年签署中导条约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还在,虽然美国总统里根已经去世。前者作为当事人对中导条约最有发言权,戈尔巴乔夫认为,美国的退出威胁世界和平,这算是警世之言了。值得一提的是,里根总统是特朗普还算钦佩的前总统了,特朗普还借鉴了里根时代的大规模减税措施。如果特朗普连里根时代的中导遗产也给抛弃了,则特朗普算得上是白宫彻底的“修正主义者”了。但是,美国的大国地位是靠历届政府的政策延续建立起来的,尤其是中导条约,客观上体现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责任。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美国不仅放弃了大国责任,也使自己变成了全球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中导条约失效,也彻底改变了欧盟和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没有中导条约的限制,俄罗斯发展中程导弹,欧盟在俄罗斯的“杀伤半径”内。因此,美退中导条约,欧盟最受伤。此外,美俄中东博弈,俄罗斯稍占优势。若美俄两国在中东地区进行中程导弹布局,美国也未必占据上风。从欧盟到中东,失效的中导条约让两地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动荡,加之中东地区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加剧,中东地区的战争风险在增加。
亚太区域也不安宁。美俄在远东,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可能都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对抗与风险。
因此,美俄退出中导条约打破了危险的平衡,让全球陷入失控的危险状态。(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