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6 作者: 刘志勤
历史的确令人惊叹,中国在100年后,竟然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举办了另外一个“上海万博会 ” , 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客云聚上海滩,充分的领略了中国在过去70年的进步,中国可以向世界提供所有人类需要的产品,这个变化和进步真实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沉寂百年的中国终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经过千锤百炼考验的中国一定能够在未来一百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11月15日观察者网。
历时六天的首届“上海博览会”胜利闭幕。这次“进博会”的成功举办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中国用“上海进博会”的方式,向世界打开大门,进一步表达了中国坚持开发政策,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平等包容的发展方针,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据统计,共有来自1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前后有40余万采购商云集展会,用盛况空前来形容这次“上海进博会”是名副其实的。
如何评估这次“上海进博会”的意义,我们不能不回顾1915年那场“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这场所谓的“万国博览会”的规模并不大,只有31个参展国家,展品有20万件。由于展会时间较长,参观人数多达1900万。可见其影响力十分可观。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年的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特意派遣特使到中国游说袁世凯政府派代表团参加这次博览会。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筹备和举办期间,世界局势并不太平:欧洲国家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而中国国内也面临政局动荡,内战烽火连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展品第一次走上世界舞台,引起国际市场极大兴趣。甚至有的国家惊叹中国是“东方最富裕的国家”,表达了和中国做生意的强烈愿望。
中国商界精英也是利用这次难得的机遇,尝到了开放的好处,也亲身体验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为后来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了厚实的铺垫。当时的中国制造业空白,只能提供农业,茶叶,丝绸,园艺工艺等产品,由于中国商品的原汁原味,“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美国总统,副总统均亲临中国馆,对来自神秘东方大国表现极大兴趣。中国商品获得70多个大奖,各种奖品多达1200余件。1915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在1.7亿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贡献。难怪有西方商人称中国为“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100年之后的“上海进博会”似乎正好印证了当年的预言。
1915年的美国认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在世界经济因欧洲内战面临大衰退之际,美国依然举办如此规模的“万国博览会”,不能不说是胆大而正确的选择。而中国,印度等亚洲最贫困国家的加入,显然让美国等发现了发展经济的新动力源泉。中国以材料,劳动力和管理成本的低下,使西方认识到世界经济的未来属于中国。
历史的确令人惊叹,中国在100年后,竟然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举办了另外一个“上海万博会 ” , 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客云聚上海滩,充分的领略了中国在过去70年的进步,中国可以向世界提供所有人类需要的产品,这个变化和进步真实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沉寂百年的中国终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经过千锤百炼考验的中国一定能够在未来一百年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总结和分享“上海进博会”的成功经验时,不能忘记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对中国经贸业的启迪和促进作用,这两个“博览会”宗旨是一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实现各国人民的繁荣与和平。(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