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9 作者: 金融是杯下午茶
编者按:自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在华外资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其业务开拓过程中遇到诸多战略性问题及新的挑战。那么在华外资银行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院举办的第一期人大重阳思想沙龙以“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内部问题”为主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参会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高速,尼日利亚第一银行北京首席代表温端瑜,中信国际高级经理李奇,南洋商业银行高级经理陈兆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北京首席代表郭仲华等。
本文节选自人大重阳已出版图书《金融是杯下午茶》第一章
荐书理由:
《金融是杯下午茶》以闲适心情拨开中国金融的纷繁乱象,近百位学者就金融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为读者全方位立体解读当前的中国金融。
1、人大重阳研究院邀请金融领域的高端人才进行的圆桌对话。
2、大金融战略、民间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农村金融与城镇化未来等中国当前热点金融问题的深入、全方位谈论。
3、人大重阳金融研究书系编辑委员会主任陈雨露、裘国根。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个部分,由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多场思想沙龙的所有讨论内容组成。每次沙龙都会邀请来自政府智库、高校以及金融界、企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就热点金融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研讨。 旨在利用政府咨询报告、内部参考等形式,对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与参考。
本文节选自《金融是杯下午茶》第一期第二节(第7-10页)。
编者按:自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在华外资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其业务开拓过程中遇到诸多战略性问题及新的挑战。那么在华外资银行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院举办的第一期人大重阳思想沙龙以“外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的未来”为主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参会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高速,尼日利亚第一银行北京首席代表温端瑜,中信国际高级经理李奇,南洋商业银行高级经理陈兆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北京首席代表郭仲华等。
陈兆奎: 从业务角度来讲,我觉得外资银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上是有问题的。中国是讲究关系的地方,干活的找一帮人,拉关系的找一帮人,能忽悠的找一帮人,这个层次要分清,我对法新和摩根士丹利有一些了解,他们招聘首先要会说点英文的,这一点很重要,还有就是注重海归、海外背景。但是海外背景的人没有人脉关系,外资银行一味地追求高背景,但高背景的人心态上有问题,高不成,低不就,其实国内的业务很普通,就是做一个抵押贷款,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真正做贸易融资也是那么回事,这形成了大家都要做投行,咱们业务做不好,别老说外面压力有问题,可能是你的人员结构没有调整好,华侨银行的整个管理层,包括首席风险官,前几任全都是外国人,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市场,看不懂财务报表。而且中国人语言习惯不同,完全采取英文沟通,语法还是有问题,再怎么沟通,外资银行批贷款的案子成功率也是很低的,基本一年里有个30%已经算很高的了,我们的管理层以前是中银香港的比较多,现在全换了,他们了解中国的市场,沟通也方便,管理层多往这方面靠拢,要顺应中国的市场,老用老外的角度看,中国市场做不起来。
高速: 最痛苦的就是夹在中间的,你要让董事会了解你要说什么,很多外国人真的不了解中国人是怎么想事情的。
刘志勤: 现在的外资银行手中,有了一大批中方人员。头儿是外国的,底下第二、第三和第四把手都是从各大银行挖过来的,他们拿管理中资银行的方法来经营外资银行,水土服过头了,反而把很多市场推出去了。
李奇: 我们一个集团下有两个行,要想办法避免两行之间业务的冲突,所以, 一方面受国内政策的管制,另一方面还要遵守集团内部规定。很多其他银行可以做的,我们却做不了。另一方面的好处就是,我们有很多大客户,从对公的角度来说是好的, 很多中信银行不去做的企业我们可以做,但是从零售来看,因为中信银行可以做的业务已经很全了,所以外资银行的客户就很难找,但是中信不做外币的贷款。然而,这些客户群体非常强,只有外籍人士和外资的贷款,所以就受限制,其他的还是考虑存贷比,这种零售银行经常有案子过来,但是没有做,主要的问题是在大家的选择上,他既然是找到中信,就更愿意选择中信银行,如果他选择外资银行,会挑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名气比较大的。比如花旗、渣打,现在我们既拼不过中资,也拼不过大的外资。
杨清清: 刚才我们聊到,由于每个银行经营策略不同,比如德国专注于本国的策略,集团总部那边的策略是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主,到了中国内部,优势反倒发挥不出来。
高速: 我们其实并不是没法发挥优势,而是目前市场的无序竞争让我们望而却步。 我们觉得反正也就是聚焦在自己的客户这一块,我们现在是两个代表处,客户有各方面的融资需求和业务需求,他们也会找到我们,我们再跟本地银行合作,提供担保,然后银行间通过各种形式给我们在华的企业提供服务,如果这个可以的话,我们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投入资金。
郭仲华: 加拿大人比较保守,在90年代以后的中国高速发展期间,澳大利亚利用跟中国的关系,靠卖铁矿等矿产挣了很多很多的钱。加拿大看了很眼红,说我们的经济结构跟澳大利亚差不多,都是有资源的,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是进口资源多。但是,他们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没搭上中国的经济快车。我之前为他们提供了几次比较重要的业务机会,他们都错失掉了,其中一个就是在北京银行上市之前邀请我们银行做战略投资者,但是我态度积极,并不能代表银行的态度积极,最后就石沉大海了。加拿大人做事是这样,不行他也不直接告诉你,就这么抻着,直到后来终于有一天他跟我说这事不行,后来,有人帮我解释了一下:中国银行需要的战略投资伙伴是入股以后,大概三年不能动资金的那种,但是我们银行实际上就想入股,等到对方上市以后,一下子发了财了,拿着钱就跑,这样人家肯定不高兴,所以我们干脆就不做了,实际上,所有的外资银行都是这么做的,顶多就是时间长一点而已,都发了大财,到最后我们银行哭都没地方哭去。还有一些人家提出来投资和合作的机会,我们都没有做。目前,汇丰银行是进入村镇银行的为数不多的外资银行之一。汇丰、渣打这样搞零售的已经开始沾手村镇银行了,后来我跟他们的一个副行长谈起村镇银行,他说他们从政策上是支持的,想去,但是难度非常大。比如,他们想在内蒙开一家村镇银行,但是派不出人去,就连工资待遇都说好了,都没人去,想从北京调一个经理到那里当行长,但是肯定没人愿意去,所以他特别为难。(本文选编自人大重阳已出版图书《金融是杯下午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建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金融学家陈雨露教授任院长、联席理事长,知名投资人裘国根任联席理事长,原资深报人王文任执行副院长。
人大重阳以“立足人大,放眼世界;把脉金融,观览全局;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为宗旨,立志打造一个以“大金融”研究与传播为核心目标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最终实现金融报国、知识报国的宏愿。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人大重阳在G20、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地方债务、宏观经济等方面体现出了出众的研究实力和政策研判能力。人大重阳现已拥有超过20名的全职人员队伍,邀聘了来自10个国家的43名国内外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近30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是中国智库界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
成立以来,人大重阳以“大金融”理念为依托,出品了研究报告100多份,举办了各类活动与研讨会100多场,公开发表评论文章超过500篇,形成了简报、周报、日报、研究动态、调查报告、论坛、大型研究报告等七个品种的产品生产链,超过500名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区金融办厅局级官员和知名学者是我院产品的长期读者,累计约有2000家次国内外媒体报道或转载过人大重阳的观点和活动,社会各界直接参加人大重阳的活动超过6000人次,在百度上产生了超过100万的搜索,被不少媒体舆论评为“中国相当活跃的新型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