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张敬伟
习近平主席结束高规格的三天访俄之旅,成果斐然。最重要的,莫过于中俄两国元首将原来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升级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虽然只多了“新时代”三个字,但这三字内蕴颇多。一方面,全球化存在脱轨危险,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阴霾笼罩。另一方面,大国关系不太稳定,从欧洲到中东再到亚太,地缘政治叠加经贸关系以及传统的统合秩序(欧盟)发生变化。中俄关系升级,不仅给全球大国关系提供了范本,也有助于稳定全球化预期。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10日香港《文汇报》。
习近平主席结束高规格的三天访俄之旅,成果斐然。最重要的,莫过于中俄两国元首将原来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升级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虽然只多了“新时代”三个字,但这三字内蕴颇多。一方面,全球化存在脱轨危险,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阴霾笼罩。另一方面,大国关係不太稳定,从欧洲到中东再到亚太,地缘政治叠加经贸关系以及传统的统合秩序(欧盟)发生变化。中俄关系升级,不仅给全球大国关系提供了范本,也有助于稳定全球化预期。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而且叠加科技战,美国正将两国矛盾延伸至政治和安保领域,加之美俄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分析家们对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存在“三国演义”式解读。不过,中俄关系升级并不针对第三方。中俄宣称“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也是中俄关系升级但不结盟的现实写照。
中俄关系升级但不结盟
当地时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当地一个论坛时强调,他相信他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完全割裂,又称”我的朋友“特朗普也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完全割裂。这被分析家们解读为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总统喊话,由此也看出中国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立场,即中美经贸关系是合作共赢的深度利益攸关关系,不能”完全割裂“。而且,从《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到商务部发佈《关于美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益情况的研究报告》,中国也一直以理、利、节的方式向美国讲事实、摆道理、明立场、辨是非,同时给全球提供一个评价中美经贸摩擦的第三方视野。
因而,中俄关系升级自然不是为了结盟反美,但为制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有益途径,也为新型全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故而,中俄关系升级也有助于全球化升级,有助于缓释全球市场因为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而生的焦虑和恐惧。
中俄经贸是深度互补关系
中俄双方签署了总值200亿美元的20多份合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俄经贸关系。长期以来,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及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俄贸易关系还有更多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美欧对俄制裁的情势下,中俄扩大经贸合作自是互利双赢之举。而且,中俄提升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助于提升俄罗斯在全球经贸体系中的地位。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体。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俄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增幅为27%。因此,中俄签署的合同大单,将对中俄经贸关係有更大促进。
中俄经贸是深度互补关系。俄罗斯能源为中国所急需,中国高科技产品也为俄罗斯提供更多发展空间。本次习主席访俄,俄罗斯电信公司MTS和中国华为签署5G业务协定,则有助于华为突破美国封锁圈,更为俄罗斯市场提供了价廉物美的5G商用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提振俄罗斯5G时代的全球竞争力。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大国博弈是关键要素。中美俄大三角、美俄欧三方关系,在全球政治和经贸关系中的动态调整,影响全球政治与经贸关系稳定。美国实施单边主义,特别是对中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必然引发国际经贸关系的调整。同样,美俄关系的恶化,美俄欧三方关係的调整,也会影响全球政治与经贸关系的变化。中俄关系升级,是适应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因势调整。
从全球视野看,这种调整具有战略性,也有助于稳定新型全球化预期。正如两国元首会谈时所强调的,“开拓创新,更全面挖掘两国关系潜力”,以及“普惠共赢,促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多极世界形成”。(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