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鹏:朝鲜建国70周年大阅兵释放了什么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王鹏:朝鲜建国70周年大阅兵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8-09-11 作者: 王鹏 

近来半岛局势的微妙嬗变也使得这次阅兵格外吸引国际媒体的目光。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称,“朝方在此次阅兵式中释放了非常重大且积极的信号”。对此,有观察者认为,这是美国对朝态度软化的表现,甚至可能成为半岛下阶段在无核化道路上取得新突破的契机;但也有分析者表示悲观的看法,认为双方对“无核化”的认知和政策分歧明显,要想调整华盛顿与平壤间的“温差”、弥合“鸿沟”,恐怕还需时日。

作者王鹏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刊于9月10日多维网。


9月9日,朝鲜在平壤举行庆祝建国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花车游行。朝方在活动中重点突出了经济建设和北南关系转暖的主题。


近来半岛局势的微妙嬗变也使得这次阅兵格外吸引国际媒体的目光。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称,“朝方在此次阅兵式中释放了非常重大且积极的信号”。对此,有观察者认为,这是美国对朝态度软化的表现,甚至可能成为半岛下阶段在无核化道路上取得新突破的契机;但也有分析者表示悲观的看法,认为双方对“无核化”的认知和政策分歧明显,要想调整华盛顿与平壤间的“温差”、弥合“鸿沟”,恐怕还需时日。


朝鲜70年阅兵释放出什么信号?


仔细观摩此次朝鲜70年阅兵,外界至少可以解读出三重信号:第一,朝鲜有强大的国力、军力,足以保家卫国,不受外敌侵略。第二,相对此前同类型阅兵,此次阅兵在规模上有所缩小,在武器层级上严格控制,譬如并没有炫耀所谓洲际导弹、远程弹道导弹等敏感的战略性武器,从而避免刺激美国,同时也是向国际社会释放一定的无核化诚意。第三,从朝方公布的视频和报道来看,给予了中方来访贵客——栗战书极高的礼遇。朝鲜方面如此高调凸显本国最高领导人与中国来访高官之间的亲密互动,用意显然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朝紧密而牢固的睦邻友好关系。


朝鲜现在最关切的问题是什么?显然,朝方现在最急需的就是解除国际制裁,以实现经济发展。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要求在朝鲜首先实现完全、可核查、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而在具体执行层面,华盛顿和平壤之间由于严重缺乏互信而导致进一步的共同行动搁浅。


朝鲜与美、韩的双边互动


从美朝双边互动的角度看,目前学者们热议的问题是:特朗普“点赞”朝鲜阅兵,能够弥补朝方此前的对美失望情绪吗?对此,笔者认为,特朗普的对朝政策言论,长期以来处于前后矛盾、出尔反尔的常态,所以很难根据这一次特朗普的某些言论、推特、表态就断定美国对朝政策产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朝方反应看,也没有所谓“弥补朝方此前对美的失望情绪”的表现。总体看,朝鲜已经度过了经济、外交上最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其最高领导人在实现对中国的多次正式访问后,随着中朝关系的全面转暖,朝鲜对美的战略定力大幅提升,因此对特朗普“一惊一乍”的表演,也就不太敏感。总体看,朝鲜对特朗普美国就是“听其言观其行。”


而从朝韩双边互动的角度看,当前的核心问题是:韩国特使访朝回国后,国际社会想知道,朝鲜所承诺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结束前实现无核化”到底能否实现?如果不能,那么困难又在哪里?


对此,笔者的看法较为悲观。朝鲜的这个允诺,恐怕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权宜之计,或者说对国际社会的一种舆论上的期许,但真正落实起来必将困难重重。原因有四:


第一,美朝对“无核化”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并由此导致两国在具体实施“无核化”方案上的对立。


第二,美朝严重缺乏互信,且短期内看不到从根本上予以改善的可能。


第三,特朗普对朝政策缺乏稳定性,更加剧了朝鲜对美的战略疑惧心态。


第四,特朗普当前正面临国内压力加剧的不利态势,不排除他拿朝鲜事务做“牺牲品”、“诱饵”来转移国内视线的可能。


半岛局势能否继续走向缓和?


对此,笔者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具体地说,只要满足:第一,朝韩坚持接近;第二,中朝之间继续维持稳步向好的互动节奏;第三,中韩之间能够及时管控分歧,控制可能的新的外源性危机的负面影响,那么,半岛局势缓和的总体趋势就有基本保障。


事实上,在中朝关系于今年3月末实现历史性转圜后,美方在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主动权就已经被大幅削弱了。中朝、中韩、朝韩三边关系的重要性和主动性、形塑力开始逐步凸显。


未来的半岛局势,关键不在美方,而在中朝韩三国能否适时而动,积极主动地建立三边互信机制,合力推动半岛的可持续繁荣与无核化进程,同时形成一定的战略默契,虽短期内尚不足以撼动美韩同盟关系,但只要中朝韩三国如果在半岛事务上加强联络、积极协调立场,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美国破坏性影响力的某种克制和限制。而这对于半岛的和平与繁荣,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团结稳定,也都是大有裨益的。(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