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9 作者: 刘英
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有利于推进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型改革。银行、证券、保险业加速对外开放,有助于引进优秀金融机构,尤其是在风险管控、信用评级、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有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进而填补空间、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作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7日凤凰网。
“我们将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来规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在增值电信、交通运输等领域减少对外资准入限制,落实好征信、信用评级、支付等领域外资机构国民待遇,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
李克强总理7月2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注意到,致辞之后全球主要媒体已发布1000多条报道(截至2日下午),重点关注深化改革政策,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等。
伴随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的金融业走上了对外开放的快车道。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推进,资金融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这种客观需要也加速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从评级公司来看,近期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已全部落户中国,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的在华独资法人评级公司于近期全部落户北京市朝阳区,这是中国金融业加速对外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效。
从金融基础设施来看,1月16日上午,北京市政府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早在1983年便进入中国且拥有500家中国用户的SWIFT将在京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从比利时总部承接中国区业务,为中国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SWIFT全资子公司落户北京,标志着中国在全面加速推进金融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取得新进展,人民币也将成为除美元、欧元之外,SWIFT产品服务的第三种计价货币。
从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来看,不仅有Swift全资落户中国、全球三家评级公司全部落子中国,而且卡公司也在陆续进入中国,美国运通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合股公司(连通公司)并作为市场主体申请筹备银行卡清算机构等。2018年瑞士银行对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实现了绝对控股,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券商;野村、摩根和花旗等券商也都摩拳擦掌加速进入中国。在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外资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两天内,法国安盛(AXA)成为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由外资全资拥有的全国性财险公司。约旦阿拉伯银行和摩洛哥外贸银行设立上海分行等多项市场准入申请均已正式获批。
从资本市场来看,今年6月,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国际化走出了靓丽的风景线:6月17日,筹备四年的沪伦通正式启动,沪伦通西向业务由此迈出实质性的一步;6月24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系列纳入中国A股正式生效;6月25日,中日ETF互通正式开通。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国际化时代,有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我国资本市场加强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引入活水也引入机构投资及相应机制,助力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的同时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质量,有助于强化我国金融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加强消费者保护。
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有利于推进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型改革。银行、证券、保险业加速对外开放,有助于引进优秀金融机构,尤其是在风险管控、信用评级、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有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进而填补空间、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越是对外开放早的行业,发展越有活力和竞争力。
作为全球13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进出口总量已占全球的10%以上,同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对资金融通和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在贸易结算,而且在银行信贷、证券保险,金融投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外资资本占中国A股市值的比重仅为2%,外国金融资本占中国债券市场的比重也只有2.9%,外资银行资产占国内全部商业银行的比重为1.6%,外资保险公司占国内保险市场的比重为5.8%。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和水平大幅提升。我国在2018年发布并实施了15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之后,今年推出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其中包括取消单家外资银行对中资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国银行来华设立外资法人银行的10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和外国银行来华设立分行的200亿美元总资产要求。在上年取消外资保险公司需两年代表处基础上,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取消外国保险经纪公司在华经营保险经纪业务需满足30年经营年限、总资产不少于2亿美元的要求。
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给投资者带来红利,但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风险,掌握次序和节奏,防控类似英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大爆炸”(Big Bang)问题,也需警惕如日本金融业那样在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成之时就盲目加速汇率自由化所造成的风险。尤其在贸易保护主义、债务金融风险高企的当下,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更需要防控风险、注意顺序,把握节奏。(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