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外力干涉的仲裁带不来南海和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张敬伟:外力干涉的仲裁带不来南海和平

发布时间:2016-07-27 作者: 张敬伟 

南海仲裁案,纵然在南海和全球掀起滔天巨浪,但南海岛屿争端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当事者来协商解决。域外力量干涉或借力外部势力施压干预,是无法实现南海和平的。後仲裁时代正是争议各方以理性和智慧坐到谈判桌上的良好契机。 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有人将仲裁结果视为至宝,并对中国展开口诛笔伐,但是中国的岛礁建设并未停止,也不可能停止,中国还在南沙的岛礁新机场进行了客机试飞。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7日香港文汇报。


  南海仲裁案,纵然在南海和全球掀起滔天巨浪,但南海岛屿争端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当事者来协商解决。域外力量干涉或借力外部势力施压干预,是无法实现南海和平的。后仲裁时代正是争议各方以理性和智慧坐到谈判桌上的良好契机。


  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有人将仲裁结果视为至宝,并对中国展开口诛笔伐,但是中国的岛礁建设并未停止,也不可能停止,中国还在南沙的岛礁新机场进行了客机试飞。中国空军战机巡视也出现在黄岩岛上空。


  靠一纸裁决结果约束中国维护海疆主权的决心,看起来意义不大。其实,无论是提起仲裁的菲律宾还是背后导演的美国,抑或跟着美国和菲律宾背后帮腔的日本等「朋友圈」,都明白最简单的事实--南海主权争议离开历史事实而空谈所谓的国际法正义,不过是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手段。既然如此,本区域的地缘政治博弈,就是美国主导的、区域国家配合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以实力为支撑的指向性明确的大国游戏--说白了,就是美国主动将中国视为对手、遏制中国的游戏。


  美国以实力出招,中国以实力见招拆招,这就是仲裁背后的逻辑。中国不让步,美国继续出招,但就当前的博弈态势看,后仲裁时代的南海格局和仲裁前在本质上并无多少区别。


  当菲越和区域内其他国家和美国、日本形成庞大的同盟,似乎让中国成为区域内被孤立的国家。但是泾渭分明的阵营对搏,使区域安全形势面临着极大风险。而且,无论区域博弈战的中美两大要角是「冷战」还是「热战」,利益受损严重的都是追随者。在亚太区域内,无论美国的核心同盟国日澳还是次核心同盟韩国和新加坡,抑或深度介入南海主权争议的当事国菲越,在中美两强间选边站都存在严重风险。东盟对待仲裁结果的分裂,因为萨德系统而陷入两难的韩国,凸显亚太各国在中美之间两难抉择的困境。


  借力美国保持平衡是天方夜谭


  因而,后仲裁时代的南海和平,靠外力介入,或者说借力美国来保持,根本就是天方夜谭。美国的介入,只会加剧中美两国在亚太的对决,使得区域各方不得不有所选择,并介入其中,从而让南海局势变得失控难解。


  要实现后仲裁时代的南海和平,首先要解决域外势力的干扰。确切讲,美国要成为冷静的旁观者,或者说负责任的建议者,而不是干涉者和裁决者,才是南海地区由乱到治的关键。虽然言辞另类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令人生厌,但是当他被共和党全国大会推举为提名人之后,倒也说了中肯之言,美国面临乱局没权对他国说教。


  此外,就是抛却仲裁结果,让南海争议回到仲裁前,然後当事国坐到谈判桌上解决争议。否则,南海争议就会变成难解的死结,影响区域和平稳定。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更应走出前任阿基诺三世下的仲裁之套,使中菲关系重回理智、务实和自主解决的正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