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西夏姆·宰迈提:讲述亲历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西夏姆·宰迈提:讲述亲历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

发布时间:2020-02-07 作者: 西夏姆·宰迈提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这样的发展成就在世界历史上十分罕见。中国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埃中两国可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作者西夏姆·宰迈提(Hisham El-Zimaity)大使系埃及外交委员会秘书长;南京上元书院外籍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曾任埃及多边外交和国际组织助理外交部长;前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前埃及外交学院院长;前埃及驻日本、巴基斯坦、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大使,本文刊于2月5日《人民日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这样的发展成就在世界历史上十分罕见。中国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埃中两国可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我的母亲喜欢中国历史。在我小时候,她经常给我讲关于长城、兵马俑和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的故事。2015年,我专门陪同85岁高龄的母亲一起去北京、西安、上海等地旅行,她十分开心。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让世界赞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这样的发展成就在世界历史上十分罕见。


中国有许多发展和治理的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重要原因。保持政治稳定为中国在各方面实现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抓住了全球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坚定推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国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



中国不仅追求本国发展,还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满足其发展需求的优质基础设施。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互利互惠,致力于实现共赢,让参与国家和地区充满希望,提高人们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获得感和参与感。


中国和埃及虽相距遥远,但我们的友谊经得住时间检验。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2014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埃及与中国开展全方位互联互通合作。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等重点项目都是埃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亮点。


中国坚定不移支持非洲国家妥善解决和平与安全问题,支持非洲发展,得到非洲国家的赞赏。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G20杭州峰会上达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提出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解决长期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等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将有利于非洲实现清洁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中国在消除贫困领域创造了奇迹,其减贫经验对非洲实现消除贫困和饥饿的目标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


当今全球面临诸多挑战,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当务之急是创新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展经验和实践弥足珍贵。中国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市场活力。积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使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稳步提升。


未来,埃及与中国可以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进自贸区建设。埃中两国可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