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义桅: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如何结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王义桅: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如何结合

发布时间:2013-11-28 作者: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一些人公开表示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论过时了,并指责这使得中国改革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还有人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对立起来,认为当今社会许多问题源于“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抛弃之以推行“顶层设计”。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一些人公开表示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论过时了,并指责这使得中国改革陷入“路径依赖”困境。还有人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对立起来,认为当今社会许多问题源于“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抛弃之以推行“顶层设计”。

 

  的确,相对于中国特色的“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似乎是舶来品。实践中,两者也各有利弊。比如,欧盟一体化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虽然有“欧洲合众国”的理想指引,但一直在联邦-邦联,国家-超国家间徘徊,始终是妥协的产物,这导致了欧盟应对债务危机乏力,显得“病去如抽丝”。与此相反,美国是顶层设计的产物,一部宪法管到今天,故而应对债务危机虽“病来如山倒”,却较快地走出了危机,步入复苏之路。

 

  对于“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孰优孰劣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这就是改革路径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这再次折射出中国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长处。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为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作为顶层设计的体现,三中全会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更好冲破利益藩篱,加强中央权威。

 

  《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还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表明,“摸着石头过河”也进入新的时代,须更好借鉴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经验和人类文明先进成果,依次实现升级换代:

 

  1.0版本——摸着石头过河。其涵义是:中国问题无现成答案。改革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兹借鉴,必须在探索中开创工作。“黑猫白猫”论,便是对这一工作方式的形象描述。

 

  2.0版本——踩着岛礁过海。其涵义是:改革开放无彼岸。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讲,开放主要是对西方开放,尤其是对美国开放。那些对美开放的亚洲经济体,如日本、韩国、台湾,都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将来也不例外。实践已证实了小平同志的判断。

 

  如今,西方模式、“华盛顿共识”早已破产,改革初期任务也已完成。随着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公民和国家影响力不断“走出去”,中国经济由河入海,改革开放成为没有“彼岸”的事业。于是,文化自觉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应自觉地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躺在“接轨”、“转型”的幻觉中追赶西方发达国家。

 

  3.0版本——顺着大陆过洋。其涵义是:中国与世界关系没有定式。中国正从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在此过程中,文化自信问题出现了——传统中国文化能否适时升级以支撑全球中国的崛起?亦即,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且肩负着应对世界不确定性挑战,开创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时代任务。中美致力于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便体现了中国的外交自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摸着石头过河”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呈现出日益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改革开放以新动力、新目标与新期许,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别于“新自由主义”西方模式的“中国模式”。(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义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