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贾敏:扩大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需展现真正自信的“中国表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贾敏:扩大中国国际传播能力,需展现真正自信的“中国表达”

发布时间:2021-06-02 作者: 贾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者贾敏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6月2日《解放军报》,原标题为《展现真正自信的“中国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形成能与国家综合实力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集体学习专门聚焦国际传播能力,足见此项议题在当下的特殊重要性。正如总书记所谈及的,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某种意义上,一部百年党史,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对外传播史——从一开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实践史,是一部诠释从无到有、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永葆初心、再创辉煌的壮阔史诗,也是至为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本人身先士卒,在全球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无论是参加国际组织峰会演讲、展开大国元首会晤交流,抑或参加各类国际与民间友好活动,回复国际友人来信来电,总书记总会用各种不同的故事和表述方式,和其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世界人民亲切讲述真实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具有极大的情感共鸣力和传播影响力。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通过守正创新、理顺机制,紧紧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个核心要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积极显著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挑战,新的竞争态势与各类陷阱层出不穷。面对此类情况,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亟需整体性、全局性、综合性考量与设计,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迫在眉睫。


总书记指出,未来我们将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笔者看来,国际传播能力的“五力建设”,恰似人的五根手指,各有长短,兼具特色,但唯有聚齐全部五大力量,共同发力,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发挥最大效用,产生最广泛影响,实现国际传播的最终目标,也才能真正展现我们的大国担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真正的自信,来自于植根在这片土地之上的真切实践。真实的变革历程,是最动人的,也是最具说服力的。真正自信的“中国表达”,其活力就在于与中国的改革发展同步前行,与国家深度融入世界的趋势同向而行,与中国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再进步紧密相连。换言之,做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全面认识和把握真实的中国、复杂的中国、不断奋进中的中国,并以此汲取话语的力量和灵感,在中国的土地上写出真正能打动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故事,彰显真正的中国时代精神。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