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7 作者: 重阳投资
随着违约事件不断暴露,特别是国企信用事件的发生,市场刚性兑付的预期将被逐步打破,信用风险的个体差异必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所重视,我国信用债的定价机制也将由此真正回归风险定价的本源。11天威MTN2的违约并非孤立事件。今年3月以来,佳兆业离岸美元债务和在交易所上市的ST湘鄂债先后出现违约,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信用风险暴露成为常态,刚性兑付正在被有序打破。
本文刊于4月24日重阳投资官方微信。
Q:近日,天威中票违约,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首例国企公募债券违约事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
A:4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公告称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无法兑付8550万元利息,从而成为国内首支违约的国企公募债券。
11天威MTN2的违约并非孤立事件。今年3月以来,佳兆业离岸美元债务和在交易所上市的ST湘鄂债先后出现违约,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信用风险暴露成为常态,刚性兑付正在被有序打破。需要注意的是,保定天威集团是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国企公募债券违约尚属首例,这反映出政府对于允许个别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秉持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对天威债违约已有一定预期,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情况下,投资者仍然偏好绝对高收益债券,违约事件对市场并未构成明显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天威债的违约有利于我国信用债市场回归风险定价。历史上,在政府刚性兑付的隐形担保下,中国信用债市场并不存在实质性信用风险,信用债与国债的利差更多体现了流动性差异,而非违约风险差异。随着违约事件不断暴露,特别是国企信用事件的发生,市场刚性兑付的预期将被逐步打破,信用风险的个体差异必将越来越受到投资者所重视,我国信用债的定价机制也将由此真正回归风险定价的本源。(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