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2 作者: 重阳投资
经济向好和通胀回升是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内在原因。此前的重阳问答中已经提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结束了2014年以来的通缩格局,通胀预期显著回升。从国内来看,尽管房地产调控下房屋销售已经大幅减速,但经济惯性仍在,且补库存周期刚刚启动,制造业PMI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
本文刊于12月2日重阳投资微信公众号。
Q:近期国内债券市场调整压力较大,国债期货出现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3.0%的水平,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债市动荡及其对股市的潜在影响?
A:近期国内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升至3.0%以上。经济基本面好转、通胀回升是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内在原因,在此背景下债市去杠杆等市场结构性问题成为了市场的主要矛盾。
经济向好和通胀回升是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内在原因。此前的重阳问答中已经提到,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结束了2014年以来的通缩格局,通胀预期显著回升。从国内来看,尽管房地产调控下房屋销售已经大幅减速,但经济惯性仍在,且补库存周期刚刚启动,制造业PMI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在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下,美联储将在12月再度加息,美元汇率走强,10年美国国债利率已经自今年7月低点回升超过100bp。就中国而言,无论是美元升值带来的外部压力,还是国内经济的回升,都要求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回归稳健,这也符合10月末政治局会议防风险和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政策基调。
债市去杠杆是目前市场调整的主要动力。在2014年以来的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周期中,长期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成为了市场主流预期,最大限度的加杠杆购买长债成为了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过去两年中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增长速度大幅超过了信贷增速,这表明金融同业杠杆显著上升,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货币基金等非银金融产品快速膨胀,金融同业债务链条拉长。同时,银行之间规模的竞争使得理财产品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资产端3-4%的静态收益无法覆盖4-5%的融资成本,只能加杠杆博取资本利得。高杠杆模式的维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稳定且低成本的融资成本,二是资产端债券收益率下行获得资本利得。但是,10月以来银行间资金面逐步趋紧,最近2-3周银行对未来资金面的预期恶化非常严重,指标性的全国股份制银行1年期的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已经升至3.5%以上,而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上升更快,这触发了债券市场的去杠杆。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无风险利率上升的影响需要区别对待。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企业盈利的改善理论上可以抵消无风险利率上行的影响。但是,当前中国经济不同板块和行业的回升力度差异较大,这意味着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可能加大。同时,短期利率快速、大幅上升不仅会抑制股票估值,也会降低市场风险偏好,这在2013年6月的钱荒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