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6 作者: 黄剑辉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谈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如何加快改革转型创新时说,十三五规划描述了供给侧金融改革的蓝图,很重要的就是助力银行业实现第三次转型。从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与其他的全球的大型的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主要的特点就是表现为仍处于“大而不强”这样的一个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不强。
黄剑辉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7月26日中国产经新闻。
7月16日,2016海上丝绸之路金融高峰论坛在海口开讲。本次论坛以“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北银行独立董事左小蕾,清华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邵赤平等业内专家及金融企业家,以主题报告和圆桌会议的形式,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业作为、“金融扶贫”如何助力精准扶贫、绿色金融支持地方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谈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如何加快改革转型创新时说,十三五规划描述了供给侧金融改革的蓝图,很重要的就是助力银行业实现第三次转型。从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与其他的全球的大型的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主要的特点就是表现为仍处于“大而不强”这样的一个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不强,本身资产规模大,但是管理的效率质量不是很高,所以需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期的挑战,二是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传统银行的冲击,以及金融改革政策调整对于银行金融提出要求,客户金融需求因为中等收入以后客户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黄剑辉认为,面对这样的一个变化,应该看到既有危机也有很多的机遇,包括国家重大产业区域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空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业务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人民币国际化为银行业的国际化创造了新的机遇,管理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提升了新的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金融创造了很多新的领域,所以这样的挑战机遇面前,我们应该加速中国由过去传统银行重资产高资本消耗重物理网点转型为现代化轻型化交易银行、网络化数字化银行、综合化国际化的银行,同时注重管理的转型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和管理体系,以及不断的优化经营模式,在经营业务渠道客户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未来的银行是什么样子,应该是银行+科技,有科技的银行才有未来!”黄剑辉认为。
据了解,2016海上丝绸之路金融高峰论坛由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举办,吸引了来自国内政、商、学界300余名代表参与。论坛期间还在海口市万绿园举行为期10天的海南金融博览展,并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及理财分析师通过“百姓理财日”、投资讲座等活动,打造百姓理财嘉年华。(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