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杨光斌“中国政治四十年”讲座在京举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杨光斌“中国政治四十年”讲座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14 作者: 人大重阳 

12月11日晚,人大重阳系列讲座“对话人大名教授”之“改革开放40周年”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特聘教授杨光斌发表了题为“中国政治四十年”的演讲。本次讲座由人大重阳副研究员关照宇主持,人大重阳副院长胡海滨做引导发言,并代表执行院长王文对杨光斌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

人大重阳网讯:12月11日晚,人大重阳系列讲座“对话人大名教授”之“改革开放40周年”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特聘教授杨光斌发表了题为“中国政治四十年”的演讲。本次讲座由人大重阳副研究员关照宇主持,人大重阳副院长胡海滨做引导发言,并代表执行院长王文对杨光斌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



杨光斌教授在演讲开篇就明确指出,“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涉及到如何正确看待中国政治改革问题。他认为:首先,国家权力是经济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总和;其次,政治权力是其他三种权力博弈的结果,而并非总是问题的原因。因此,政治与经济不是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简单问题。


接下来,杨教授用八个字总结了政治变迁的起点问题——“坚持方向,固本革新”。从政治秩序的演化道路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选择自发秩序,即市场经济—社会分化—多党政治—代议制民主—寡头政治,中国选择了后者,即市场经济—社会分化—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以人民为中心。在国家治理层面,杨教授强调“可比性”问题,这是比较政治学经常强调的前提,基于不同的发展历史与差别较大的发展规模,不同的国家间有时并不具备可比性。


杨教授将政治发展逻辑概括为“问题导向,混合至上”。混合的理论基础源于大历史的教训,即过去百年的各种极端化意识形态。而人的需要是建立在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需求的分化之下的,中国更侧重于以治理为主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诉诸于民生需求,强调公共政策要具备包容性。同时要处理好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与市场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多重混合关系。



最后,杨教授认为“政治”需要被重新认识。首先厘清中国政治的“变”与“不变”,客观认识“不变”的宪法体制与处于“变”中各个领域内的结构性变革;其次是厘清形式上的政治与实质上的政治,所谓“好政治”,就是民主—权威—法治的动态平衡。(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