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潘庆中讲座实录:70年来中国企业都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潘庆中讲座实录:70年来中国企业都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行

发布时间:2019-05-17 作者: 人大重阳 

回望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史,中国企业的发展可谓激荡起伏、催人振奋。中国企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中国企业前30年经历了“动员式”、“会战式”和“攻坚式”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初成体系”的成就,后四十年也经历了“改革摸索期”、“改革突破期”、“大力发展期”、“全面深化改革期”等不同的阶段,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也造就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编者按:5月16日,特朗普发布总统令,禁止所有美国企业购买华为设备。此外,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还将华为列入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实体名单”中,禁止华为从美国企业那里购买技术或配件。事实上,回顾70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都有着时代变革的烙印,都在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困难。我们能从历史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新时期,中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日前,人大重阳对话名家系列讲座邀请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教授为我们进行深入解读。本文根据速录整理而成,已经本人审阅,独家刊于人大重阳网。



回望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史,中国企业的发展可谓激荡起伏、催人振奋。中国企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中国企业前30年经历了“动员式”、“会战式”和“攻坚式”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初成体系”的成就,后四十年也经历了“改革摸索期”、“改革突破期”、“大力发展期”、“全面深化改革期”等不同的阶段,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也造就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70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有着时代变革的烙印,都是在困难和挑战中奋勇向前,持续地推动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建国三十年:从一穷二白到初成体系


建国之初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为30%,全国的个体经济产值占国内工农业总产值的90%,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品和生产所需的投资品,几乎都不能生产,物质极度匮乏。火柴、汽油、煤油等,称之为洋火、洋油、鬼子油,洋者,外来也。当时全国的企业数量仅有一万家左右,中国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


(一)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


1953年,中国启动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156个重点项目上提供了技术、设备及物资等方面支持,项目包括一汽、鞍钢、华北制药等大型企业的建设,也包括水电站、食品厂,纺织厂等与民生相关企业的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15%,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打下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经过156个项目的建设发展,中国国营企业初步确立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一汽为例,解放牌汽车于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当时一台汽车需要有1.5万个零件左右,是一个产业链,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相应的企业群就建立起来了。


(二)企业管理初形成


钢铁行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通常把钢产量或人均钢产量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被喻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经过实践,鞍钢在60年代初总结出一套企业管理经验,被毛主席称为“鞍钢宪法”,成为当时国有企业学习的典范。企业管理的雏形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以鞍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后来的几十年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吸收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发展,走出了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一五”计划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的起步。


(三)社会主义改造下的公私合营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体系主要由官僚资本、买办资本以及民族资本构成。1949年到1952年,中国通过无条件没收或接管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僚资本,转让、管制与征用外资在华企业等,国营企业得以发展。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对民族资本的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企业拥有者无偿将企业捐给国家,国家回馈以分房等方式作为奖励;二是,企业拥有者凭借自身的经验仍然参与企业的管理,参与企业分红,逐步过渡到公私合营。从1953年至1956年,中国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都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从而使公有制经济一举从1952年的21.3%提升到占92.9%。其中,百年老字号企业同仁堂拥有者乐松生将企业贡献给国家,并参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实现了公私合营的平稳过渡。同仁堂发展至今,依旧保留了其传承的中药研制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样,政府也予以同仁堂支持和保障,公私合营在这个时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模式。


(四)全民炼钢,企业发展遭受波折


钢铁产量作为当时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指标,因此,在1958年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民炼钢铁。1958年至1960年,出现了“全民大办企业”的局面,在全民炼钢铁狂热的驱动下,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为主的其他中小企业数量也急剧增加。1959年底,全国工业企业达到31.8万个,比1957年增加了14.85万个。当然,在大炼钢铁催生众多小企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损失。生产是需要要素投入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仅仅有人力投入,其他要素不匹配是不行的,其结果自然是这些小企业产生了大量的能耗与浪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造成了工业结构的严重失调,效益大幅下降。其中1958年到1960年工业劳动生产率下降了7.8%。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这几年中出现了波折,走了弯路。


(五)大庆精神,甩掉贫油的帽子


在工业发展中,石油是重要的燃料来源,汽车、飞机等现代工业的机械工具均需要用石油产品驱动。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也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直接弥补了中国当时石油需要靠外国供给的尴尬局面。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组成的石油大军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51.3%,共完成财政上缴10.6亿元,除回收投资外,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而“大庆精神”,完全媲美现代企业家创业的勤劳与奋进,在没有搅拌机的情况,靠人跳进浆池里搅拌的画面,激励了一代人去艰苦创业和拼搏,铁人王进喜是“大庆精神”的代表和最好诠释。


(六)“大三线”建设,奠定中西部工业发展基础


时间推移到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紧张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为加强战备,中国发生了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工业迁移,逐步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其中涵盖了国防、科技、工业、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通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交通等雄厚的基础设施,这在客观上为未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缩小了东西部工业发展上的差距。通过向内地迁建和新建企业,到1978年时,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从1952年的68.3%下降为59.2%,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分别从1952年的21.3%和10.4%上升到25.1%和15.7%。


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会战式”的生产建设成为主旋律。“会战式”生产建设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是以解决问题、实现经济生产为目的的方式,当时中国的优势资源就是人口,在其他生产要素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中国大量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发展需要,这是在时代条件约束下,要想谋发展的解决方案。三线建设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在外部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封锁、经济禁运的条件下,参与三线建设的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重大建设任务,如攀枝花的攀钢、绵阳的九院都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为以后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建国以来30年的发展,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从百废待兴到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过总结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创造了一套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发展模式,如公私合营、会计体系、人事管理体系、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第二,牢牢打下中国工业“地基”,钢铁、汽车、煤炭、石油加工等行业逐步发展,中国的钢铁厂、汽车厂等与工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企业纷纷落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为今后改革开放,打下了物质基础,也打下了人才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实现历史跨越


在三十年奠定的工业基础和企业人才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中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商场中,中国企业变得更具韧性,更懂得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人民的需求,也就充满了竞争力。国企的活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资”企业从萌芽试探到更具活力。


(一)松下入华,外资企业纷纷涌入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迈出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坚定脚步。改革开放,其实先有了开放,再探索如何改革。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出访日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参观日本企业现代化的生产面貌,其中包括松下电器公司。邓小平访问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家入驻中国的外资企业,带动了中国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


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如服装行业的皮尔卡丹、餐饮业的KFC、影像业的Kodak、汽车行业的大众、标致等。北京航空食品、建国饭店、长城饭店成为首批获准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英特尔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宝洁公司也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进驻,带来了国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的服装由单一的服饰,逐渐变得休闲、时尚。KFC在前门开了第一家店,受到人们的追捧,排两小时长队、花上小半个月工资,就是为了体验一次西餐、炸鸡。Kodak“让生活更美好”,把人们的黑白照变成了彩照,记录下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正大是入驻中国的第一家泰国企业,正大集团不仅生产畜牧业所需的饲料,同时正大剧场在电视上的热播,也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贸易企业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队”


这个时期流行一句话“10亿人民9亿倒,还有1亿在思考”,意思是将商品从一个地方,倒卖到另一个地方,用学术的话讲就是贸易,是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的贸易,更是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商品的种类变得丰富,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改革开放之初,国内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建立首先是从贸易企业开始的,因为贸易企业初期投入少、风险小、赚钱快。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货币的流通,也提升了经济的活力。后来很多知名企业的第一桶金,都是在这一时期通过贸易挣得的。但是,这个时期的贸易企业有个特点,就是规模小、种类杂。因此,在市场的洗礼中,企业的收购和兼并现象也纷纷出现,这也大大推进了中国公司法、并购法相关法律的法制建设。


(三)民营企业登场,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先后承认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具有胆识和魄力的民营企业家如雨后春笋一般,登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大舞台。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民营企业的成功主要集中于“吃穿用”,即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这三大领域。它们的出现改变了以重工业和军工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弥补了国有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不足,推动了民生产业的快速扩张,从集体制到民营制等,如宗庆后创办的杭州娃哈哈、步鑫生的海盐衬衫厂、鲁冠球创办的万向集团等等。此外,生产圆珠笔、纽扣、皮鞋等产品的中国浙江、江苏、深圳的民营企业紧跟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创造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在为民营企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当然,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相关的一些政策改革没有及时跟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如傻子瓜子企业的创始人年广久就曾被冠以资本家剥削劳工的罪名受到指责。后来,邓小平亲自批示才使得“中国第一商贩”的名号得以远扬。


到了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纷纷下海,民营企业围绕“衣食住行”不断向各个行业扩展,如陈东升创立的嘉德拍卖行和泰康保险等。九十年代末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发现了“互联网”这块宝地,新浪、搜狐、网易等一批早期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再后来,淘宝、京东、苏宁也应声而起,成为家喻户晓的购物平台。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更具现代科技元素的互联网公司也闪亮登场,如看似是一般新闻媒体企业,实则是应用人工智能科技的高新技术的今日头条,又如幼儿英语教育的VIPKID等等。而像华为这种既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又拥有自主研发技术能力的航母型企业也应运而生。在这40年中,中国的成功企业太多太多,今天我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十家企业,每家用两三分钟做一扼要介绍,每一家企业都是一部企业发展的经典案例。


(四)独具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从蓬勃发展到逐鹿世界


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而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开始大幅度增加。最著名的有当时农村工业经济改革典范——“一庄三村”:天津静海大邱庄、江苏江阴华西村、河南临颍南街村和浙江东阳横店村。其中,天津大邱庄被称为 “天下第一庄”,他们不以种地谋生,而是依靠各式各样的企业运营获得收益。还有一些乡镇企业为县级、村级工厂或队社企业,如杭州万向节厂,从一个为汽车生产小零件的企业发展成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最大零件供应商。如红豆集团,从港下乡(社)办针织厂到江苏省首家亿元级乡镇企业、江苏省第一家省级乡镇企业集团、上海证交所上市的“红豆股份”、到在柬埔寨主导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如集体所有制的代表企业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切入点,制造出高品质的冰箱,并将海尔的品牌积极推向世界,占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使中国品牌声名远扬。


乡镇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中国特有的企业组织,世界上再无第二个国家拥有这种类型企业,它拥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脱胎于乡镇企业的现代企业,会继续蓬勃发展。


(五)改革中不断壮大的国企,在开放中走向世界


经历了80年代的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和承包经营制尝试后,国有企业在90年代先后进行了股份制试点改革、公司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抓大放小”和“国退民进”改革。2000年以后的多元持股的公司制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20家中国企业,其中国家电网、中石化和中石油等三家中国国企都位列前四位。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企走了出去。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在海外建设产业园、在海外上市、对外工程承包、海外股权投资等方式,国有企业及其他中国企业在推动区域及世界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超过800多亿美元,其中92%的央企都参与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企凭借它特有的优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商业舞台。



承前启后,面向未来


新的时代,势必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过去七十年中,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创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未来的中国企业应该,也一定会继续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一)立足国内,与时代同行。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顺应时势,满足社会需求,意味着找到适合企业生长的土壤,中国本土就是巨大的市场,中国的产业不能空心化,企业通过创新和满足客户新的需求,会不断有新的机会,新的发展。改革开放最初的企业就是从衣食做起的,今天人们还是要吃穿,衣食住行等的日常需求是亘古不变的。伴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中国巨大的市场,将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


(二)顺应时势,造就国际化企业。如今,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已有120家,这站在70年前废墟上时,是无法想象的。今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继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活跃在世界的商业舞台上,中国企业会用全球化的眼光,本地化的融入,有策略地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新时代,传承企业家精神。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坚持、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正是企业家那种商业敏感度、优化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坚持创新的执着,铸就了各个企业的成功。“有点雨露就成长,有点阳光就灿烂”,中国企业家们一定会在中国和国际大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最后借朱镕基总理的话做为结语。1994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上,朱总理在结束演讲和师生告别之际,突然大声说道:“你们每一个人搞好一个企业,中国经济就大有希望了”。朱总理的嘱托是不变的寄托,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身上,谢谢!(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